要求其接掌徐州。
刘备多番推辞,才最终同意陶谦所请,在此危难之际,接手徐州。
于是刘备一跃从名不见经传,四处飘零之人,成为一州之主,封疆大吏。
虽然徐州条件艰苦,内外交困,在曹军攻势下节节败退,士气低落。
但刘备确实就此有了第一块地盘,名噪天下。
这半个月来,徐州的变化,还要超过兖州占据南阳带来的轰动性。
刘备接手徐州,适逢曹军后撤,抽调兵马,去往司隶州。
刘备以为得了喘息之机,雄心勃勃,想经营好徐州。
但他万万没想到,初得徐州的喜悦还没散,就遭遇了迎头痛击。
原因是——袁太傅再次出手了。
他想到一个计策,能限制兖州,去信说动袁术,让其出兵。
袁术前年被曹操打跑到了九江以南。
他现在还没从那次被痛击的状态下恢复过来,让他打曹操,反攻豫州,他没有这个胆量,也没有这个实力。
但袁隗考虑到了另一条路线。
他和袁术商量后,两人一拍即合。
袁术所掌握的地盘东侧,和徐州南端接壤。
袁术从南往上,在曹军后撤,暂缓徐州攻势后,毅然宣战,开始攻打刘备初掌的徐州。
袁隗和袁术的目的,是抢占徐州,可以与冀州围夹兖州,豫州,取得战略优势。
不仅如此,袁术和袁隗,还给吕布分别去信。
袁隗在信里说,你从本初这里离开,没关系,我们袁氏不计前嫌。
你现在没地方落脚,可以去徐州。
刘备掌徐州,形势未稳,是乱世立业的好机会。
各方当中,刘备实力最弱,顿时被人当成肥肉盯上。
袁术写给吕布的信则更直白,邀其一起夹攻徐州。
袁术对刘备非常轻蔑,直言道:
“我从未听说过世上有刘备这么个人。无名之辈,妄占一州之地。德位不配,实在可笑。伱我合击,破徐州以分之。”
吕布正好没地方去,难得有了个机会,迅速响应袁术号召。
袁术和刘备在徐州以南开战,留张飞守后方。
而吕布从青州,由北往南,贴着边线杀入徐州。
袁隗和袁术,想利用吕布的武力,配合夺取徐州。
所以袁隗从冀州给吕布提供了一批补给,并从青州派了一支精锐,由吕布统率。
留守的张飞,被吕布趁虚而入,杀了个大败而逃。
吕布用半月的时间,连夺徐州七城,一直打到徐州首府下邳。
徐州交到刘备手上,还没捂热就丢了,连家眷也被吕布俘虏擒获。
前有袁术,后有吕布,刘备被打的狼狈不堪,近乎弹尽粮绝。
他无奈下只好掉头回来,能屈能伸的找吕布投降。希望吕布收留他,愿意为吕布所用。
这时,曹操写了封信,拨动局势,充当了徐州后续变化的幕后黑手。
当下的曹操控制着皇帝,占着大义正统的名分。
他给吕布写信,说国家危难时,正需要吕布你这种英雄来平定乱局,皇帝亲自下旨,招降吕布,封其为将军。
曹操此举是离间吕布和袁术,避免他们合在一起,形成阻力。
吕布欣然领命,受了将军的封赏,掉头就以正统自居,推翻了此前和袁术的联合。
而刘备来求吕布,他正好利用刘备兄弟的力量,顶在前边和袁术交锋。
吕布把刘备的家人亲眷,都还给了刘备。
俩人表面上还成了亲如兄弟的关系。
之后的徐州形势,精彩绝伦,如同简配版的三国征战。
袁术和刘备在徐州南线厮杀。
刘备又败在袁术手里。
他被围时,吕布领兵过来,与其联合,逼退了袁术。
三方争持,愈演愈烈。
不过刘备不甘于人下。
他委屈求全,实则暗中积蓄实力。
他在徐州继承了陶谦的人脉,基础很好,实力慢慢增长。
这时吕布又感觉到刘备的威胁,生出忌惮之心。
徐州一地,三方争抢,彼此制衡,谁也奈何不了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