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里?会不会太麻烦?”
山下杂役弟子数千,建造房屋修行之所这些这根本就不是事,不过李侠行的心思言澈还是很喜欢的,脸色又好看了许多。
“既然侠行有要求,就这么办吧!对了,聚灵法阵的事还是要有的。”
玉微真人摸了摸李侠行的头,笑着出去了,言澈手一招,大堂立即四闭,符文闪现,传正宗心法是需要隔离的。
“侠行,你可能自行入定?”
“师伯,我当然可以。”李侠行又变得洋洋得意起来。
言澈一听反而有些奇怪,像李侠行这样性格的人,第一步自行静心入定其实是很难的。静心诀不是什么不得了的秘籍,但也需要有一定资质的人修行之心坚定,性格沉稳有耐心,才能将静心诀修至随心,实在不行长辈出手辅助也行,对资质达到一定程度的人来说门槛并不高。
一指点向李侠行额头探查,发现他灵台居然十分澄净,有返祖先天之势,这是炼基境界时才能有的现象。
言澈立即警惕起来,虽不可能是魔道的奸细,不过就是正道之间相互渗透、偷学技艺、埋钉子打闷棍的事也时有发生,天云宗在这一条上防范更特殊更严密。
李侠行的来历是清楚的,但不能排除上山途中有人做手脚,何况还有李云枫这样特殊的人一路同行。
“你进山路上可有发生什么奇怪的事?”言澈突然有些紧张,他已经有些不想失去李侠行了。
“师伯,别说还真有,弟子遇到鬼了!哦,还有仙子下凡。当时可吓得够呛……”
李侠行絮絮叨叨,言澈也没有不耐烦,他必须知道所有的细节,有些秘密很可能就隐藏在其中。
这形象不是玄甲灵卫、念心剑吗?正道之首的玄天阁居然也掺和其中,让言澈有些惊疑不定。
什么玉佩让玄天阁的核心传人如此重视?言澈想起多年前修行界传得沸沸扬扬的长生玦,那是玄天阁遗落之物,宗内也曾派了人参与争夺。不过言澈是不以为然的,天云宗的荡云经也可直指大道,若靠投机取巧,这样的长生不要也罢。
从李侠行只言片语中,见多识广的天雷峰首座言澈与没有警惕心的李侠行不同,隐约发现了自己比较欣赏的弟子李重阳可能有些问题,否则他为何蒙蔽李侠行的记忆?就算明说手里有长生残玦难道宗门还会抢他的不成?
暂时按下心中疑虑,从李侠行的情况看,他吃的那个药丸应该就是玄天阁的清灵丸,的确是不可多得的灵药,可洗灵台,天云宗是没有的。看来李侠行自身是没有什么问题,不过有玄天阁的因素在内非同小可,传法后当立即向掌门禀报商议。
“侠行,传法前有些规矩你需要牢记,荡云经乃本门核心功法,可直指仙道,非真传弟子不得授,更不可私自传授他人。功法有禁制,无特殊手法也传不出去,写也写不下来,若要强为,必经脉逆转而亡,清楚了吗?”
李侠行脸色有些发白,不由自主点点头,这个保密手段可不是一般的强。
“我辈修行共有七个阶段,第一阶段你已经完成了,就是静心入定,这已经不用多说……”
“师伯,我自己就完成了这个,算不算是天才?”李侠行终于找到机会嘚瑟了。
言澈哭笑不得,还不好明说,更不想打击他的自信。
“还行吧!接下来不要再打断我说话,好好听。第二阶段聚气,引天地灵气入体,改善肉体,扩充经脉。你可以想象自身是个容器,储存灵力于气海。容器可大可小,可小如茶杯玉碗,也可大如湖泊海洋,资质好,量越大,质越高,自身经脉体质这些改造就越好。容器越大,气海中灵力就会越强,转换天地灵气越快,这也是修行为何强调资质的原因。”
趁言澈说话间歇,李侠行还是没有忍住问道:“师伯,那我的容器有多大?”他希望自己的有海那么大。
言澈微笑道:“倒也不算差,估计应该有湖泊那么大吧!灵力虽有大有小强弱之分,但也不是能否得道的决定性因素,毅力、心性、道心甚至运气更重要。在与人比武争斗时自然灵力越强越好,可也能通过精妙的术法弥补,比如玄天阁的念剑,神识强大,蝼蚁也可胜过天上的雄鹰。本门也有灵霄青雷真诀、沧溟剑法、神霄灵宝真箓这些天下闻名的技能,这个以后你师傅自会教你。”
“第三阶段炼基,气海灵力到达极限,就会转化为真元。根据功法第二层的方法,可引导其在体内十二正经中穿行形成周天循环,功法精妙又有天资纵横者还可打通奇经八脉,经外奇穴,合丹更为容易。洗灵台,返先天,天地灵力不断,真元就源源不绝,不仅可行于内,也可诸于外,凌空御剑飞行,真元外放隔空控物。到此境界,就可算是真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