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友们请自重》

第一百二十八章 天子口谕(3/4)



    那老太监迎上秦王,躬身行礼。

    “皇兄是有什么要紧事吩咐吗?竟是陈大监亲自赶来?”

    秦王面对眼前的老太监,没有丝毫的怠慢,甚至请对方落座说话。

    从这老太监的年纪和秦王对他的称呼就能看出来,这位老太监,怕是当今天子用了几十年的近人。

    “皇爷是有些事吩咐。”

    陈大监笑眯眯的说着,看向了与百化站在一块的姜临,咧嘴一笑,那笑容有些漏风。

    “这位道长,就是姜玄应姜道长吧?”

    此话一出,秦王暗自皱眉,但下一刻脸上便绽放笑容,很是自然的起身,来到姜临旁边,拍着他的肩膀上前两步。

    “大监说的不错,这位道长正是玄应道长。”

    秦王站在姜临旁边,笑呵呵的说道:“莫非,大监是为了小姜道长来的?”

    王爷站起来了,陈大监不管如何也没有理由坐着,当即也站起身,听着秦王对那玄应道长的称呼,心头一动。

    而后,整肃衣冠,正色道:“殿下,皇爷口谕。”

    闻言,秦王正准备下跪,却被陈大监制止:“王爷,皇爷说了,自家人传个话,不必行礼。”

    “臣弟恭听上谕。”

    秦王还是躬身一礼,身后的周柔跪了下来,百化也是一样。

    只有姜临,拱了拱手就算完事。

    这一幕,让陈大监心头暗怒,但也没有说什么。

    “陛下口谕:听说,京都来了个有趣的小道长,而且还在秦王弟处。正好,今日皇宫设宴,叫王弟带上这位小道长一块来,朕想见见他。”

    陈大监模仿着当今陛下的口吻说完之后,笑着一躬身,道:“殿下,皇爷的意思,是请您赴宴的时候,带上这位玄应道长。”

    “正好,您和郡主都要去赴宴,除了百化先生之外,还能再带一位供奉。”

    秦王闻言,深深地看了一眼陈大监,说道:“大监误会了,小姜道长是小女的朋友,不是王府的供奉。”

    “不过,既然是陛下口谕,臣弟自然不会违命,只是玄应道长并非我王府之人……”

    说着,秦王看向姜临,背着陈大监打了个眼色。

    意思是,就算拒绝,我也有法子揭过去。

    陈大监也看向了姜临,笑眯眯的问道:“道长虽然是化外出家人,但到底是周国杭州土生土长的人,说起来,也是皇爷的臣民。”

    “这一番皇爷亲自点了您的名,先前可从未有过。”

    一番话里,带着一点提点的意味。

    但姜临更想理解为威胁。

    “既然是天子之命,贫道自当遵从。只是,贫道乡野土人,不懂宫中规矩,若是冲撞冒犯了什么……”

    陈大监闻言,笑道:“陛下早有吩咐,道长只需入宫即可。”

    “如此,贫道无忧矣。”

    姜临笑着点点头。

    “既然如此,老奴就先回宫复命了。”

    陈大监笑呵呵的点头告辞。

    等到这位大监离开了王府,秦王才收回了目光。

    “哈。”

    秦王意味莫名的笑了一声,说道:“百骑司,还真是无孔不入。”

    姜临眯了眯眼睛,不用想都知道秦王口中的百骑司是个什么所在,但他关注的重点也不是这个。

    “这位大监,可不简单。”

    百化闻言,皱眉道:“小生有预感,若是与这位大监动手,小生手段全出,也撑不了一柱香。”

    “伺候了两代皇帝的老太监,若是没点本事才是怪事。”

    秦王并不惊讶,只是看向姜临,说道:“道长,您觉得,这是谁在背后推动?”

    “怕是贫道在杭州时的老相识。”

    姜临笑眯眯的说道:“当时未曾斩了她,是贫道疏忽了。”

    话是笑着说的,但那股显而易见的杀气,让百化都不由自主的靠近了秦王一些。

    一旁的周柔听着,没来由的松了一口气。

    “皇宫大内,怕是没有这样的机会。”

    秦王皱了皱眉头,无奈叹息道:“这一番赴会,道长怕是会被刁难。”

    “这样吧,届时,百化先生跟着柔儿,道长就跟在老夫身边,便是有什么腌臜,老夫也能挡一挡。”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