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被刘备赶走,我截胡孙尚香》

第175章 :三足鼎立魏楚吴,许昌再煮酒论英雄!(2/3)

陛下效力犬马之劳!”

    从今日起,赵云便是真正的效忠汉室。

    刘武点点头,又嘱咐简雍:“宪和叔父,三百护卫毕竟单薄,若日后曹孟德有对皇兄不利之事,叔父当速速传信于我。”

    御史中丞虽然秩比两千石,又有监察百官之责。

    但如今曹操依旧对大汉朝堂有着极大的掌控力,简雍这位御史中丞注定是有名无实。

    不过简雍留在许昌为官的目的,本就是做刘武的口舌,负责刘武与许昌的沟通,以及向刘武随时汇报曹操的重要动向。

    简雍神色肃然,向刘武拱手:“雍定会为楚王殿下,盯紧那曹孟德!”

    ……

    夏季的日头毒辣,

    大日西移之际,有阴云飘过遮住日头,许昌城中暂得阴凉。

    丞相府的牌匾,已经换上了“魏王府”的新匾。

    按汉家规制,新封王爵当敕建王府。

    奈何整个许昌城内,除了皇宫,最大的宅院便是丞相府,曹孟德倒也无需再寻新宅充当王府,直接换块匾了事。

    魏王府,后花园凉亭中。

    咕咚咚!~

    一只小瓮中,滚水沸腾,数只青梅在水中翻涌。

    三只酒盏盛满美酒,飘香四溢。

    “呵呵,今日楚王、吴王得封王爵,孤特在府中摆酒,以此酒恭贺二王。”曹孟德面带笑容,看向对面的刘武、孙权。

    刘武面色平淡,孙仲谋眼神怪异……

    今日散朝没多久,曹操便给刘武、孙权下了拜帖,邀二人过府饮酒,也不知这曹阿瞒到底打着什么鬼主意。

    曹操端起了酒盏:“来来来,楚王,吴王,请。”

    刘武、孙权亦举举盏:“魏王请。”

    三人举盏一饮而尽。

    望着小瓮中的青梅,曹操神色有些复杂“当初孤与刘玄德便在这凉亭中,青梅煮酒论英雄……”

    刘玄德曾一度被曹操认为是一生之敌,可如今他曹孟德最大的敌手早已不再是这位刘皇叔。

    想到这里,

    曹操不经意的看了眼刘武,刘大耳颠沛流离一辈子,也不如刘子烈一年不到的光景所立基业,真说起来,刘子烈比他亲爹更像英雄。

    听曹操提到刘备,孙权脸色瞬间阴沉下去。

    这该死的刘备,撺掇孙绍夺了自己的江东基业,自己还没跟他算账呢。

    孙权眼中泛冷:“听说当初魏王曾言,天下英雄唯刘玄德与魏王,想来孤与楚王俱不算是天下英雄咯?”

    昔年在这凉亭内,曹操让刘备评举天下英雄,曹操对孙权兄长孙策的评价是,借父之名,非英雄也。

    后来曹孟德更是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话里虽然是夸赞孙权,实则话里话外将其置于小儿一辈。

    面对孙权的阴阳怪气,曹操呵呵一笑:“楚王驱逐刘备,兵锋直指中原自不用说……”

    “吴王当初赤壁大江之上,一把大火烧了我八十万大军,难道还不能称之为英雄?”

    曹操虽然是笑着开口,但话语中的寒气毫不掩饰……

    孙权猛地惊醒,他刚封吴王,爵位超过了父兄,心里终究是有几分志得意满,却差点儿忘了,赤壁之战,那八十万大军之仇,那曹孟德还记着呐!

    如今自己还在许昌,许昌终究是曹孟德的地盘,若他真要铁了心冲自己动手,只怕刘子烈也未必能护得住自己……

    想到这里,孙权终究还是老老实实闭嘴,不敢再撩拨曹操。

    望着面带不安的孙权,曹操心头不屑,江东鼠辈终究是江东鼠辈……

    刘子烈也就罢了,他孙仲谋也配和自己煮酒论英雄?

    今日魏楚吴三国齐聚,自己倒宁愿坐在孙权位子上的,是那刘大耳……

    ……

    呼!~

    大江之上,江风呼啸。

    旌旗蔽空,遮天蔽日!

    高大的桅杆直指高空,密密麻麻的船帆被大风鼓满,好似天上白云汇聚。

    威武强大的江东水师,犹如庞大的蛟龙,在大江上踏波平浪!

    浩浩荡荡的楼船战舰,自建业出发,逆江西进。

    无论是艨膧大舰,上面都载满了黑压压的江东士卒,身背弓,腰挎箭,浑身兵甲,杀气腾腾。

    为首的巨大战舰上,挂着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