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我一个后富怎么了》

120 两个标题(5k)(3/4)

想了想,问道,“刘总,你觉得京东未来的营收能做到多少?”

    刘强东回答之前先说道:“你老是刘总刘总的喊,你直接喊我东哥算了,不生分。”

    这是他在释放善意,想发展新兄弟。

    俞兴笑道:“我不生分的话,不喜欢喊哥,喊你东子,可以吗?”

    刘强东不太能接受:“好吧,还是喊我刘总吧,我认为京东未来的营收可以做到5000亿一年的规模!”

    俞兴点了点头,标题有了。

    刘强东见俞兴没表态,问道:“你觉得有希望吗?”

    “当然有,我认为不止5000亿,我觉得京东未来可以做到一万亿。”俞兴笑眯眯的说道。

    刘强东直笑,听出来这是恭维话。

    俞兴征求意见:“刘总,你觉得‘目标营收5000亿的商业大佬教你玩电商’这个标题能接受吗?”

    刘强东彻底怔住。

    目标营收5000亿的商业大佬教你玩电商???

    这是什么鬼标题?!

    他没好气的问道:“你开什么玩笑?你觉得这是好标题吗?”

    “这能传播,能被更多人看到,难道你还害怕被别人知道你的目标?”俞兴笑道。

    刘强东皱眉半晌:“真有利于传播?”

    俞兴认真的说道:“包的。”

    刘强东勉强同意了:“好吧。”

    俞兴又与刘强东聊了几个他对电子商务的看法,在上午会议结束之际颇有些意犹未尽的结束了对目标的提问。

    最后,他提了个小要求:“刘总,我这个栏目需要新的访谈对象,你有没有朋友推给我认识认识?”

    刘强东脑海里快速了过了一遍名字,有那么一丝丝尴尬的说道:“好像没有适合的,我朋友比较少,也不喜欢交际。”

    俞兴微怔,但这确实符合东子的秉性,毕竟,他脸盲,可能分不清人。

    年度高峰会议的中午管饭。

    俞兴匆匆吃完之后就立即继续干自己的活。

    只是,让他有些意想不到的是,相较于上午的推广,中午这会的效率明显低了不少,那一套抛出来公司融资的话术不太起作用了。

    俞兴把这归结于某位皇帝的权威。

    至于么……

    小势利眼们还挺可爱。

    俞兴倒也不觉得有什么,打工皇帝的造假已经做利益对冲了。

    这天傍晚,俞兴匆匆提前离场,拿到钟志凌送来的书,这是他特意发短信嘱咐三把手去买来的。

    随后,他又返回会场,把这本书送给了刘强东。

    “这本书我有啊。”刘强东拿着《从优秀到卓越》,笑道,“我看过好几遍,写的很好。”

    俞兴点头道:“那还真是英雄所见略同了。”

    《从优秀到卓越》的作者是吉姆·柯林斯,他还有本书是《基业长青》。

    吉姆和他的团队通过对1965年以来《财富》杂志历年500强排名中每一家公司的研究,提出了一个“飞轮效应”,认为企业从优秀到卓越的发展过程就像是推动飞轮旋转,强调长期主义的力量。

    ——为了让一个静止的、巨大的、沉重的飞轮转动,一开始必须花费很大的力气,一圈一圈的反复推动,但每一圈的努力都不会浪费,最终就会越转越快,也不需再费很大力气。

    刘强东没有翻开书,说道:“我收下了,俞总,晚上一起吃个饭吧,其实,我觉得你很适合来做电商。”

    “如果晚上不吃饭,还能让我的团队去京东地推吗?”俞兴问道。

    刘强东哈哈大笑:“当然可以。”

    “那就不吃了,我今天晚上要和团队的人开会,刘总,下次见。”俞兴很干脆。

    刘强东颔首:“下次见。”

    他挺想招揽这位年轻创业者,但也不强求。

    世事说不准,看缘分。

    晚上坐在回家的车里,刘强东考虑了一会支付的事,又摇摇头,随手翻开手边的《从优秀到卓越》,这才发现扉页上还有两行字。

    ——目标营收五千亿(×)

    ——一万亿(√)

    刘强东合上书,看着外面的城市灯光,京东去年的营收是13亿,今年的目标是30亿,5000亿的目标都是自己大着胆子说的。

    他有些悠然神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