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我一个后富怎么了》

123 无用的挣扎(6k)(2/5)



    从上班吃到下班,从下班吃到睡觉,百晓生的用户以及其它平台的吃瓜群众都觉这一天津津有味,但还有个问题让人疑惑。

    既然唐骏的学历是假的,他当初又怎么进入的微软?

    这个事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微软的人不做背调吗?

    晚上十一点,刘琬英给俞老板打电话的时候也提到了这样的疑问:“微软是怎么把他放进去的?”

    “大公司也有草台班子的时候嘛,这么些年过去,你问我,我又不是当事人,应该问微软。”俞兴笑道,“要么是唐骏的真实学历就已经够用了,要么是有人牵线搭桥,谁知道呢。”

    刘琬英只能放下疑惑,嗯,大公司确实也有草台班子的时候,还不少,做空的人更能深刻感受到这一点。

    俞兴无声一笑,大公司确实有草台班子的时候,一些精英也往往能犯下低级错误,但这个事确实存在另一套说法,据说,唐骏曾经当过某位常青藤教授的助手,是那位教授推荐他去了微软,而那位教授当过基辛格的东方政策助理,还在华夏创立过咨询公司。

    这个事嘛,姑且听之。

    “唐骏这就应该不再回应了,也没什么好回应的了,他完全没空间了。”刘琬英谈到此时的打工皇帝。

    “嗯,我也这么想。”俞兴没这么想,笑道,“但不管他挣不挣扎,这次已经给我们网站带来了不错的名气,省下了很多广告费,今天一整天就增长了2.6万人,大家吃瓜的热情太高了。”

    唐骏回应一次,单日涨幅就上升一次,而经过周日的酝酿,周一见的效果尤其出色。

    按照这种情况,俞兴甚至觉得可以提前找风投了。

    就算唐骏不再发言,这一波流量也还有消化的空间。

    流量是什么?

    流量就是钱!

    “唐骏肯定很后悔,但那个林庭翰说不定比他还后悔,职场网还有追的希望吗?”刘琬英笑了一句。

    “砸钱呗,不知道他舍不舍得,单纯从红杉那里拿的天使轮肯定不够追的。”俞兴思考道,“现在这个阶段,砸钱就能看到效果,打工皇帝这个事吧,有侥幸,公司毕竟走长线,还是得有机制的效果。”

    如果是一个没有创业经验的人,现在或许已经慌了。

    但那位友商的经验还是很丰富的,那么多职场赛道的公司都倒了,他能支撑到现在,韧性可见一斑。

    挺好,多撑一撑,还能多花点钱。

    就打工皇帝这一波,职场网的处境便和唐骏是相似的。

    职场网和百晓生一样投广告,它的效率不可能更高,只今天一天的2.6万用户就需要130万的广告费,友商能有多少个130万?

    况且,百晓生已经吃了有一周的时间。

    如果职场网真能撬动这么一大笔资金,林庭翰已经卖身给法国公司的天际网又何至于到今天这种地步?

    这还得考虑后金融危机的影响,哪怕上面出了放水计划,机构的钱也只会向成功者流动。

    俞兴左想右想,都不觉得这个竞争对手能掀起什么大风浪。

    这场竞争在自己采风看到唐骏的那一刻就已经结束了。

    刘琬英临挂电话前问了句:“你那个银行贷款还贷吗?”

    俞兴毫不犹豫的说道:“贷啊,人家都约好时间了,反正,现在进来的钱都能发挥更大的价值。”

    不管是红隼的投资还是银行的贷款,它们堆出来的用户都会在后续融资估值上表现出价值。

    3月10日,百晓生上的活力不断,大家仍旧在讨论打工皇帝的坍塌,以及,那位当事人难堪的沉默。

    最近报道这件事的记者都在百晓生上注册了帐号,也在昨天晚上表示,始终拿不到唐骏的回应。

    这能怎么回?

    这没法回了吧。

    几乎所有人都觉得,唐骏被爆杀之后已经不可能再出声,现在值得关注的就是他在新华都的工作会不会因此受到影响。

    中午时分,倒是又有人有趣的跳了出来。

    一位来自香江的杨卫隆闻讯而来,在百晓生上注册了帐号,发了帖子,认领学弟。

    ——《西太平洋大学是文凭工厂,我和唐骏是校友》

    “老实说,我不需要任何学历,个人简介中只是说明背景,我和唐骏不一样,我也没有把西太平洋大学说成加州理工,后者是全球闻名的学府,这实在太离谱了!”

    “西太平洋大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