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我一个后富怎么了》

046 漏网之俞(6k)(3/5)

也表示了信任,但是吧,客观来说,自己做公司和在别人公司底下做事是两种感觉,最重要的是,我已经意识到这种与巨头竞争的问题在于资源,我也相信阿里能把这件事做好,那么,我的价值就不在微信了。”

    网易记者惊讶道:“阿里会再额外出4000万美元吗?啊?俞总,这你为什么不去啊?”

    俞兴笑了笑:“刚才回答过了。”

    新浪记者在提问之前给出自己的理解:“俞总对钱的追求没那么高吧,我看俞总出售微信之前把剩余的期权都分了下去,连带之前的期权一共是2.97亿,这事是真的吗?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是真的,但我也追求钱,至于为什么这样做……”俞兴想了想,答道,“答应过他们。”

    三家记者都在等下文,过了好几秒才意识到没了。

    新浪记者追问:“没了吗?”

    俞兴反问道:“还要什么?”

    网易记者忍不住艳羡了:“俞总……你这还缺人吗?我想跟你一起干。”

    俞兴哈哈大笑:“行,我要是缺人,我就在百晓生上面喊,记得注册百晓生。”

    三家记者都纷纷表示,早就是资深用户。

    搜狐记者继续问了个期权相关的问题:“俞总,据说有员工是自愿放弃期权然后离职的,有这种情况吗?”

    俞兴点点头,有些无奈的说道:“有啊,不仅有,还挺奇怪的,有已经离职的员工下午还给我打电话,问我要期权,我说,你不是放弃了吗?他说,俞总,你那么有良心,就把那份期权的钱给我吧。我很不解的问他,你都离开了,我再把期权给你,让留下来的人怎么想。”

    他摇了摇头:“然后,他就骂了我。”

    搜狐记者颇觉有趣:“后来呢?”

    俞兴理所当然的答道:“后来我肯定骂回去了啊。”

    搜狐记者:呃……”

    这好像也挺俞总的。

    俞总为了微信是当面诘问卢山,跑去鹏城哭马,又专程在今天笑刘……

    这很俞总。

    网易记者问道:“俞总,企鹅近期的口碑遭遇滑铁卢,但微信的用户数量最终,应该说在你出售的那一刻,还是少于微聊,你会觉得用户的支持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吗?你怎么看公司口碑这件事?”

    俞兴毫不犹豫的答道:“不,我没那么觉得,我真的很感激大家的支持。”

    “这个事情吧,是这样的,舆论和口碑只是竞争的一部分,就像3Q大战里的360实际是普遍得到同情的,但据我所知,360事实上遭遇了大规模的卸载。”

    “我的意思是,如果没有这些朋友们的支持,微信可能早就倒了,倒在融资的环节,倒在产品反馈低于预期的时刻,倒在感受不到用户们反抗的心情,也许压根走不到扭转阿里战略的这一步。”

    “舆论和口碑很重要,但不是所有的因素,不用只看0和所有的极端,中间还有很大一段。”

    “所以,我是真的感激大家的支持与发声,我其实还看到有人对我们近期的危机感觉自责,那是大可不必的,真的,也借这次采访,我要谢谢大家。”

    新浪记者问道:“听说俞总在微信融资时与今日资本的徐欣徐总出现了矛盾,导致你需要到外面化缘融资?”

    俞兴笑道:“没什么矛盾,你觉得公司运营是一帆风顺,没有观点的不同吗?那反而是挺可怕的。”

    “而且,徐总是微信的股东,也是百晓生的股东,我第一次接触的风投就是今日资本,徐总教会我很多东西。”

    “微信之前的竞争环境都是可以理解的,如果别人给你投了一次,那不意味着后面的两次三次就都要投啊,咱也不能搞那种绑架。”

    搜狐记者问了更个人的问题:“俞总,既然你不去阿里,那你这次出售后获得的巨额财富会怎么用?都投在百晓生身上吗?”

    “微信这个项目就是由百晓生孵化的,百晓生最后持股的价值是2310万美元,足够用一阵了,我的这笔资金会看情况,当然了,百晓生肯定可以更从容。”俞兴思考道,“有一部分钱可能会关注移动互联网的机会,即时通讯的竞争是移动互联网的首战,后面还会有很多竞争的。”

    网易记者想听俞总更全面的看法:“俞总,在你完成出售的今天,你回顾与企鹅的竞争,你有什么想说的?”

    “想说的……我还没来得及总结,一个很深的感触是,绝对的垄断会带来绝对的自信,但绝对的自信在某些时刻未必是好事。”俞兴沉吟道,“客观来说,打破企鹅的垄断是对它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