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我一个后富怎么了》

063 电车启动(6K)(3/5)

br>
    “它是全铝缸体加锻造曲轴设计,重量就132kg,比大众的EA888轻了15%!”

    “雅阁今年的销量还没结束,但不出意外,它肯定会蝉联从2008年到今年连续4年的B级车销量冠军!”

    “省油耐用,高转亢奋,哎,市场的表现就是对它最好的评价!”

    俞兴点了点头,示意这位大哥坐下:“嗯,很好,很强,很优秀,从大哥的答案和语气里就能知道它有多厉害,那么,我要做到什么程度才能和集大成的K24Z2进行竞争呢?”

    “噢,本田积累那么多经验,做了那么多研发,我从现在起步能比它更好吗?”

    “咦?你们说,有没有一种可能,汽车装上电机、电池和电控系统就能跑在路上?”

    “发动机优秀,变速箱适配,底盘调教全是经验,那我绕开这些行不行?”

    连续的问题配合俞兴有些轻佻的语气让不少人脸上闪过不悦。

    不管怎么样,或者说,越是竞争,越是追赶,许多人对知名品牌的成功就越是尊敬。

    俞兴这时候又说道:“刚才他嘴里提到K24Z2的输出线性是涡轮机难比的,我看汇川技术的刘总今天也来了,刘总能聊聊电机在这方面的变化吗?”

    汇川技术是俞兴团队考察和接触的上市公司,目的在于寻求电机方面的合作研发。

    只是,今天俞兴点出汇川技术的名号,在座的人几乎都没有印象,不知道是什么来头。

    刘运良是汇川技术的副总,自己就是做技术出身,最近也和碳硅集团聊了不少,但仍旧心存疑虑,不过今天看到这个场面,又听到现在,反而已经倾向于敲定研发合作。

    他拿到话筒,简单的给出定论:“发动机就是内燃机,是通过燃烧做功、曲轴旋转等机械过程来积累扭矩,如果是用电机来驱动,那是通过电磁感应直接驱动转子,扭矩在通电瞬间就能达到峰值,电机的扭矩曲线在转速范围内的波动不会大于5%,内燃机至少是20%吧。”

    “内燃机的扭矩曲线是抛物线,电机的是矩形。”

    “如果比线性输出,刚才那个本田的发动机大概确实比别的发动机强,但和电机相比,那一定是比不过的。”

    “这是两个不同工业产品的比较。”

    “我们初步的研究是用电机来驱动,油门从0到100%的线性度至少是95%的拟合直线,内燃机嘛,大概不会超过90%,或者,可能都不到85%。”

    刘运良给了保守预估,但语气很笃定。

    “电机能有多线性?汇川技术是干什么的?我怎么没听过?”后面一排的人听到结论,忍不住质疑这番话的水平。

    刘运良乐呵呵的答道:“我们汇川是做矢量变频器的,通过自主研发打破了外资在国内市场的垄断,已经连续四年蝉联国产品牌第一,份额超过14%,我们07年开始做伺服系统和PLC,通过‘变频器+伺服+ PLC’的组合,为客户提供从底层驱动到逻辑控制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这么说吧,我们今年为京城的大会堂改造了电梯控制系统。”

    “我对电力电子和控制算法等技术上面还是很有信心的,电机驱动线性不线性,这个事不难判断。”

    刘运良说话很有底气。

    俞兴示意这位暂且坐下,笑着说道:“碳硅集团今年要做电车,所以就全面梳理了一遍国内的供应商与根植于电车的供应链技术,汇川公司与我们达成初步的联合研发意向,发动机这一块确实很难追,但换成电机驱动,我从刘总身上看到了惊人的信心。”

    他见还有人想说话,伸手在空中稍微按了按,继续说道:“我不是否认本田那款发动机的优秀,我只是想说,电车在三大件领域解决了燃油车难以追赶的问题。”

    “百年工业不是开玩笑,如果要做燃油车来竞争,我今天绝对不会站在这里。”

    “恰恰是,现在既然不需要追赶发动机和变速箱,底盘因为电池重心也变得更稳,抛开滤镜,一款电车至少可以与燃油车有竞争的可能性了。”

    “我还没说,电车驱动的加速能力将会远超同级别的燃油车。”

    “各位,一款燃油车的发动机、变速箱、底盘这核心三大件变得不再具备垄断式的竞争力,那会带来什么样的产品市场变化?”

    俞兴拿起茶杯,喝了两口水,也给台下充分的思索时间。

    刚才因为一小段的电机论断,大家的注意力有所转移。

    此刻,绕开三大件的意义回到脑海之中。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