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想和自己聊电车,当然,也可能顺便度个假。
他送别熊总,回到房间,与小英一番柔情蜜意的交流之后更适合倒时差。
仅在次日上午九点钟,工作就立即展开,俞兴体验到了自己人生的第一场路演。
按照摩根和高盛的建议,百晓生的初步价格区间在每股10-12美元比较合适,也就意味着公司整体市值在7.1亿-8.5亿美元,最终的发行价则是需要收集路演过程中的机构投资者的意向订单,然后根据超额认购倍数来确定价格。
路演安排的行程很紧张,这次上市存在大环境的压力。
不过,百晓生同样有着好消息,一是今年上半年的增速十分惊人,战略方向得到验证,二是有着容易被美国机构所理解的对标企业——领英。
作为面向职场的社交平台,领英刚在今年5月上市,它的发行价定为每股45美元,开盘即飙升,开盘价较发行价直接上涨84.4%,达到83美元,盘中最高达到122.7美元,市值一度突破100亿美元,尾盘回落到94.25美元,仍较发行价上涨109.44%,首日市值锁定在89.06亿美元。
这样的盘中涨幅创下了自2004年谷歌上市以来的全球互联网公司ipo首日表现的新纪录。
百晓生这次上市的概念就是——华夏版领英。
俞兴的第一场路演很紧张,他自己没什么,只是担心会让公司员工们的期盼落空,但好在这次的翻译十分专业和懂行,一方面准确无误的传递彼此的问题和答案,另一方面也在不断安慰百晓生创始人的紧张。
上半场的感觉比较僵硬,下半场就开始觉得像是正常的讨论与问答。
等到第一场路演结束,俞兴回答了刘琬英的问题。
“感觉还行,反正我是说中文,我后面忽然想到一件事,这种场面好像还不如我那天晚上和熊总一起去临安找马伝,那也是一桩几亿美元的交易,嗯,这么一想,脑子忽然就开了。”
刘琬英给予了骄傲的拥抱。
不过,他们都没太多时间体会情绪,仅仅到了下午,第二场路演就换了个地方重新开始。
一场通,场场通,机构们的立场是相似的,无非是市场竞争、增长潜力、盈利模式等传统问题。
这么两场下来,路演活动迅速变成一个体力活。
一周时间,七个城市,十四场会议,连飞机带火车,中间还碰见晚点。
俞兴到最后已经感觉不到紧张,就纯粹是麻了。
8月17日,全部路演结束,高盛方面分析订单数据,认为本轮累积的意向订单达到3倍,建议发行价定为11美元。
百晓生方面接受了这样的建议,也就意味着流程被迅速的推动,最终的上市时间被敲定在8月23日的周三。
俞兴捞到休息时间,难得来一次美国自然要带一些纪念品给家人,这项工作被交给小英。
另外,他瞧着刘建凯没事便私底下拜托他帮个忙。
“刘总,你英语很好,现在也有时间,帮我在这边看有什么合适的途径找一个我前两年来这里的师兄。”俞兴笑吟吟的把遭遇的问题告知刘建凯。
刘建凯是英语好,但听到这样的问题也挺抓瞎,只能勉强答应下来:“我试试,这……这应该是找私家侦探吧,我去转转,问问。”
俞兴很期待刘建凯能带回来好消息,然而,直到正式上市的这一天都没什么反馈。
8月23日,一个普普通通的周三。
来自百晓生的一行人抵达纳斯达克交易所。
俞兴难得的西装革履,也实是神采飞扬。
纳斯达克的敲钟是电子按钮,按下之后会触发大厅屏上的钟声动画和音效。
俞兴邀请了刘浩、钟志凌、宋宇锋、徐欣一起来按这个按钮。
徐欣对于接到邀请很意外。
俞兴在这样的上市时刻对恩师表示了感谢:“徐总,不管咱们过去有多少争执,我发自内心的感谢你对我的支持和肯定,希望咱们以后能有更紧密的合作。”
徐欣还真的情绪颇为激荡,姓俞的终于当了一回人!
五个人一起按下按钮,交易所回荡上市的钟声,也响起热烈的掌声。
不管市值高低,股价表现,这代表着一个企业在它的领域里不断取得被认可的成绩,最终成为了一家面向全球的上市公司。
百晓生成功上市。
俞兴脸上带着笑容,环顾四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