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最强毒士,曹操求我别杀了》

第一百三十一章李翊计策一如既往的毒辣(2/4)

裕的。”

    呵呵……

    岂止充裕,简直富裕。

    说起来,天子此次东归之所以行军如此缓慢,到底还是因为中间夹杂着多股势力。

    这些势力相互勾心斗角,争权夺利,天子又没有实权,无法制衡。

    可不就得拖慢行军速度了吗?

    “我看未必……”

    李翊并不认为天子半年就能到洛阳。

    “依着朝廷那边的情况来看,我觉得少说也要走一年。”

    “他们身边有哪个是省油的灯?”

    “光是拥兵自重的,就少说有四伙人。”

    “最强的是西凉军旧部杨奉,其次是白波军首领、黄巾旧部韩暹,这二人实力最强。”

    “再次一点的河内太守张杨,但他没有直接入局。”

    “实力最差的是当朝国舅董承,目前朝廷仅剩的一点军队就在董承手中。”

    “哦,此外,听说天子东归让李傕很不满,不断派出骑兵追击。”

    李翊分析地头头是道,把洛阳到长安的局势全都一一陈述一遍。

    “一边东归,一边要防范李傕的追击,一边还有在各大势力中斡旋。”

    “试问这样的情况,天子需不需要走上一年呢?”

    曹操点了点头,看来自己半年的预计还是有些偏保守了。

    当然了,曹操最关心的是迎立天子,是如何从四股势力的手中将天子夺过来。

    在那之前,曹操还必须保证在兖州留下足够多的兵马,免得又被吕布偷家。

    这样一来,曹操最多只能用两到三万人左右。

    这个数量看似挺多,但考虑到洛阳那边局势复杂,足有四股势力。

    尤其司隶地区各处的关隘都有他们的军队驻守,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各诸侯过来抢功。

    “李司马,依着你的看法,天子身边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既如此咱们该如何把他们一一掐灭呢?”

    曹操主动征询李翊的意见。

    “……呵呵。”

    李翊眼珠子一定,轻笑一声,“此事倒也不难,无外乎一句话。”

    “——合纵连横,以弱胜强。”

    唔……

    合纵连横,以弱胜强么……

    光是合纵连横四个字就包含了大智慧。

    这是战国时苏秦、张仪研究了一辈子的学问。

    理论上听起来也挺简单,但真正实践起来却十分困难。

    曹操正在揣摩要如何实现合纵连横,那边李翊却已经直接开口阐述了。

    “曹公,咱们且一个一个的来说。”

    “先说这个兵力最大,战力最强的西凉军首领杨奉。”

    说话间,李翊忽然取出一柄匕首插在了案牍上。

    曹操下意识身子往后倾了倾,但想到李翊不可能谋逆很快又放下戒备。

    “砰啷啷啷啷……”

    插在案牍上的匕首尤自颤抖,李翊的声音还在继续。

    “此时的杨奉就宛如这柄匕首,锋利,伤人,却又容易被人玩弄于股掌之中。”

    “如果我们要去和这柄匕首硬碰硬,与他开刃,那只会使他变得更加锋利,得不偿失。”

    “倒不如与他联合,让曹公那握住的他的把柄,让他杨奉来为曹公开刃,让他来为曹公杀人!”

    霍……

    这难道就是“真”借刀杀人?

    曹操眼珠子一转,暗想李翊的计策果然一如既往的毒辣。

    不出则已,一出必伤人!

    不过,曹操对如何利用杨奉心里还很没底。

    毕竟杨奉是董卓旧部,与曹操既无交情,也没有什么利益往来。

    想靠三言两语来缔结同盟,无异于痴人说梦。

    念及此,曹操开口问:

    “这杨奉与我素无交情,甚至未曾与我有过谋面,他如何肯信任我,我又要如何将之拿来己用呢?”

    ……哈哈。

    李翊浅笑一声:

    “曹公,在这个世界上并不是只有靠交情才能与人联合,我们有一件东西是他没有的,这件东西天子也没有。”

    “袁绍也有,不过比我们更长更大。”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