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
“公推民选,琅琊郡太守,琅琊郡监察校尉人选已经出炉……”
曹操能力极强,很快便挑选出了琅琊本地的官员。
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在本地声望极高,同时本人又极具才干。
这些优点都完美符合曹操的选官标准。
琅琊郡的新任太守来到曹操跟前,曹操亲自为他颁发印绶,以此来彰显自己的权威。
随后又将一枚刻有玉麒麟的印绶,交到一名年青人身上。
这人便是曹操亲自挑选的监察校尉。
他的职能就是可以向曹操直接弹劾琅琊的任何官员,而无需走中间流程,权力极大。
但却唯独不能弹劾拥有军权的将军,又间接地限制了他的监察权。
“……哈哈,琅琊的青年才俊果然不少啊,我原以为选拔官员时会有些繁琐。”
“没想到这帮人倒不逊色于颍川的名士。”
曹操优哉游哉地抿了一口茶,这是他自出征以来最轻松的时刻。
选拔后生晚辈,确实是一种高高在上的享受。
而曹操这不经意的一句话,却陡然提醒了一旁的李翊。
琅琊多青年才俊,这是为什么?
因为琅琊诸葛氏啊!
诸葛家族是琅琊第一望族。
他们家族最著名的人物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诸葛亮!
只不过因为历史上老曹屠城,诸葛家为了避祸,举家搬迁到荆州去了。
也算是间接地成全了小备备。
不过既然被李翊撞上了,怎么着也不能便宜了刘备。
不单单是为了诸葛亮,更是为了他背后的家族。
诸葛家族也是世家豪族,虽然比不上袁氏、司马氏这样的豪族。
但至少也是T2梯度的存在,尤其以他们的名士为代表。
曹操之所以能够这么轻松地选拔出青年才俊,就是得益于诸葛家在琅琊的强大影响力。
而诸葛氏最厉害的地方,还是他们的政治投资。
长子诸葛瑾投靠孙吴,做到了大将军之位。
从弟诸葛诞投靠曹魏,同样做到了大将军之位。
二子诸葛亮投靠蜀汉,做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之位。
三分天下,诸葛氏属实是赢麻了。
所以有蜀汉得龙,东吴得虎,曹魏得狗的说法。
不管怎么讲,诸葛家这个政治投机的敏锐嗅觉,绝对是三国独一档。
“哒哒哒……”
战马的声音从远处传来。
一名飞骑快马赶到,骑士快速地下了马,跪倒在曹操跟前。
“禀主公,兖州有信使来!”
曹操挥了挥手,示意骑士将信拿来。
这名骑士既然没有说是急报,说明也不是什么太过紧急的事,曹操也没太在意。
“大哥,是谁写的信?”
夏侯渊好奇地凑过头来。
“是文若……”
曹操粗略的看了一遍信笺,脸上的表情看不出喜怒哀乐,使得周围人更加好奇。
“……呃,荀先生说了什么?”
曹操微微一笑,问:
“你们有谁能猜到文若说了什么么?”
众人面面相觑,纷纷摇了摇头。
兖州事务繁多,加上又不是急件,他们怎会知道荀彧这次写的是什么?
待众人都表示不知道之后,曹操又将目光看向李翊,问道:
“子玉知否?”
其实刚刚曹操问的是所有人,当然也包括李翊在内。
而这次又单独问一遍李翊,仿佛觉得他心里面知道,就是故意不说。
而事实上李翊确实知道,之所以不说就是因为他深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
说得越少,错得越少。
尤其是在伴君如伴虎的古代,如果不是领导主动问,李翊通常都是选择保持沉默。
“想必是与吕布有关。”
李翊简单地回答曹操的问题,没有多说一句废话。
曹操闻言大笑,将信笺在众人面前摇了一摇。
“公等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