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最强毒士,曹操求我别杀了》

第七十五章 这就叫未雨绸缪(2/3)

去岁丰收,府库尚有储粮,不至于如此大动干戈吧?”

    “我听说你甚至还想要围湖造田?”

    “是。”

    见曹操主动提起这个话题,李翊索性也不装了。

    围湖造田这个工程太过浩大,必须由他这个老板来亲自拍案。

    他们这些属下是承担不起这个责任的。

    “不瞒曹公,在下也学过一些‘阴阳之术’。”

    “夫济大事者,不仅仅要懂为将之道,更要识天时,晓阴阳,懂人生。”

    霍……

    曹操抬眼望一眼李翊。

    暗想你小子懂的还挺多。

    虽然汉朝推行儒学,但道学与阴阳学也同样盛行。

    阴阳学大概相当于天文学,当然肯定要比天文学更复杂一些。

    它还涉及到历法、占卜之类的。

    诸葛亮不就经常被敌人吐槽为“诸葛妖道”吗,因为他经常利用天时地利来打仗。

    其实他就是早期的天文学家,通过观察气象来判断形势。

    古代对这种行为称之为“观星”。

    一个会看星象,天时的谋士在古代可是很吃香的。

    曹操惊喜之余,心中也隐隐有些担忧,问道:

    “莫非子玉观天时,发现了什么不祥之兆?”

    好在李翊真的学过阴阳之法,毕竟他们商人也讲究一个好彩头。

    不然还真回答不上曹操的问题。

    “不敢欺瞒曹公,近日旱灾严重。”

    “大道阴阳,无极太一,天地阴阳,相克相生。”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我夜观天象,此乃人祸触怒上天,将使四月滴雨不下。”

    “庄稼不收,飞蝗遍野。”

    “有鉴于此,在下才不得不提前做好准备,等曹公回来再行禀报。”

    最后一句,人祸触怒上天肯定是李翊有意夸大的说法。

    他这也是入乡随俗。

    三国人有很强的宿命论思维,年年打仗,死了太多人。

    这时候发生了什么灾情,人们通常会觉得是上天故意降下惩罚。

    李翊接着说道:

    “中原如此大旱,届时不管我们从徐州攫取到多少财富,在市场上都买不到粮食。”

    “所以围湖造田的工程势在必行,也请曹公雷厉风行,莫要迟疑!”

    曹操陷入沉思。

    他已经算是君主里面不那么迷信的一类人了。

    但他毕竟是个古人。

    子不语怪力乱神。

    这种东西就算不信,也最好保持一个敬畏的态度。

    “你的心意,曹某明白了。”

    过了许久,曹操才缓缓开口。

    “不过围湖造田的工程实在浩大,牵扯到了太多人的利益,这种事即便是我也不得不慎重。”

    不说别的,光是占用田产这一点,就不知道要得罪多少人。

    有些地方还涉及到人家祖产,给钱都不一定同意。

    光是想想,曹操都觉得头大。

    “不妨事,只要曹公有这个心思便好,围湖造田并非一日之功。”

    “咱们可以慢慢来。”

    比起曹操的悲观,李翊则相当乐观。

    他对围湖造田有信心,更不怕这其中遇到的阻力。

    他喜欢挑战,大丈夫就是要迎难而上。

    尤其是牵扯到利益的事,他太懂怎么拿捏这些人了。

    李翊利益,他的名字就是为这个而生的。

    “也罢,先不聊这个了。”

    曹操揉了揉太阳穴,接着说道:

    “今晚叫你来,还有另外一桩事。”

    不等他说完,李翊便接话道:

    “可是为了濮阳吕布?”

    曹操微微一怔,旋即点了点头。

    “正为此事!”

    “如你方才所说,中原大旱,我军又刚刚征讨完徐州,缺粮缺草。”

    “而吕布在濮阳缺粮草丰沛,以逸待劳。”

    “所以我意攻濮阳一事不急于这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