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步.》

空转(16/23)

着了火一般,爬起来一瞧,好几处衣服都撕烂了,里面的肉都擦脱了一层。摩托车早已没了踪影,何铁夫发现身边多了一个牛皮纸信封,打开来,里面有一把水果刀和一张纸条,只见纸条上写着:事情不要做得太绝了,否则你还有亏要吃!

    何铁夫把信封和纸条塞进公文包,第二天拿到单位给陈立宪瞧。陈立宪想想,说:“我想这也与这次我们征收政府调节资金的事有关。”何铁夫说:“这我就不懂了,征收调节资金是公对公,我又没得罪私人,两件事风马牛不相及,怎能扯到一起?”陈立宪说:“教育局1993年在职工和教师中集资5000多万到广东那边炒地皮,结果亏得一塌糊涂,集资户经常到教育局吵闹,教育局没法,每年都要从各学校的收费提成中暗度陈仓,弄一部分出去还款,现在我们把他们的收费收进财政专户,他们动起来不那么方便了,那些拿钱去炒地皮以及与炒地皮有关的人自然着急,便使起这下三流的手段。”

    想不到情况会这么复杂,如果为了公事自己真的把命搭进去,也不值得,何铁夫就气愤地说:“这政府调节资金搞不搞,并不是我何铁夫一个人的事,跟市政府汇报一声,干脆把文件取消得了。”陈立宪说:“这事根子还是在教育局局长那里,我们先找白副市长,让他把这水果刀和纸条交给教育局局长,也就不会有事了。”

    两人于是去找白日升,白日升也觉得陈立宪的分析有道理,就把教育局局长叫来训了一顿。教育局局长自然不肯承认这事与他有关,因为这是凭分析,并没证据证明就是他的人干的。白日升说:“我不管是不是你的人所为,我只要你记住我的话,如果今后何铁夫有个三长两短,我先派人把你捆起来再说!”教育局长心里当然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便说:“我回去调查一下吧。”

    果然以后就风平浪静,再没意外发生了,何铁夫这才安下心来。

    十一

    城庆日即将到来,市委、市政府专门召开各单位负责人会议,反复强调要把稳定放在首位,城庆期间不许出现任何如安全和集体上访之类的事件。

    开完会出来,何铁夫想起陈立宪那件事,就顺便到组织部去了一趟。刚好屈部长在那个没挂牌子的办公室里,一见何铁夫,就说:“何局长,我正好要找你,陈立宪的文发是发了,可中间出了点小插曲。”何铁夫问:“什么小插曲?”屈部长说:“这本来是组织原则,不能跟你说的,可我们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交情了,告诉你也无妨。”

    何铁夫就意识到情况有些不妙。屈部长说:“本来我们的原意是安排陈立宪就地提拔的,后来常委考虑到陈立宪人年轻,今后前途无量,就安排他到县里做财贸副县长去了,至于你那里我们以后会给你安排人的。”

    何铁夫没什么好说的,只能接受这个现实。

    回到局里,何铁夫马上找来陈立宪,无奈地说:“我本想把你留在身边,好好地帮我两年,想不到中途又变了卦,早知这样,还不如不提你,继续让你做预算科长,我的工作也好做些。”

    陈立宪似乎并不感到意外,压低声音说道:“这是我早就预料到了的。”何铁夫说:“那你怎么不早告诉我?早知道,也许还可补救一下。”陈立宪说:“何局长您为我的事情已经费了不少的心,我真不忍心再给您添麻烦。”何铁夫说:“那又是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陈立宪说:“这其实都是魏家桥造成的。有朋友私下告诉我,魏家桥几乎每个常委都找到了,说我们两个在财政局一手遮天,业务上的事情任何人都插不上手,如果我陈立宪提了副局长,两人的势力便更大了。”

    何铁夫无言,只叹息了一声。

    文件很快就下来了,陈立宪被任命为一个偏远县的副县长,同时免去预算科长的职务。这就意味着,陈立宪没了在预算科做科长的资格。身边没有陈立宪,何铁夫就等于少了一只胳膊,无所适从起来。何铁夫就对魏家桥恨恨的,找到白日升说:“白市长,这个局长我不干了,您让魏家桥来干好了!”

    白日升当然明白何铁夫的意思,因为魏家桥也是找过他的。不想白日升却说:“要说这事,还不能完全怪魏家桥。”何铁夫深感意外,说:“这话怎讲?”白日升说:“魏家桥找人之前,常委就做了研究的,常委会曾就陈立宪的去向征求过我的意见,我也同意按这个方案办,只不过魏家桥说的与常委领导的意思不谋而合而已。”

    何铁夫愣了,还是不明白这之间的道理。白日升只得点破了说:“说白了,你和陈立宪太合得来了,你那里又是财政局,财权在握,陈立宪提了副局长,还把他留在你身边,谁放得了心?”

    何铁夫吱声不得,垂下了头,无奈地出了白日升的办公室。

    回到家里,何铁夫还是闷闷不乐的,晚饭只吃了一点点就放下碗。以往见何铁夫这样,董小棠就会问他哪里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