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巨大的压力。
夏想笑道:“不用担心,现代汽车对万里汽车形不成打压之势,两家的市场定位不同,而且现代汽车在国内可能形不成大气候。万里汽车厂以生产中低档汽车为主,以后可以将一部分精力转移到配件厂上面,不管是京城的现代汽车,还是天津的一汽,都需要大量的配件供应。与其让长三角的代工厂赚加工利润,不如凭借万里汽车厂的本土优势,兴建一个大型配件厂,不但可以解决京津从长三角运送配件的运输难题,还能大幅降低成本。”夏想侃侃而谈,“至于如何打开两大厂家的市场,我想你有的是办法。”
古玉的眼睛慢慢亮了起来,闪动出异样的光彩:“别说,你的主意还真有可行之处,甚至可以说非常精彩。现代汽车刚一建厂,你就想到供应配件,真是一个商业天才。”
“我要是商业天才,你岂不是天才中的天才?”夏想笑了,“你的玉石生意比起汽车生意来说,才是暴利,说是一本万利都不为过。你做汽车生意,不过是你做玉做得累了,想换个方式赚钱罢了。”
“你别乱说了,玉石生意哪里一本万利了?信口开河。要是运气好再加上眼光好,确实能赚上一笔,但也有赔得血本无归的时候。”古玉摇头说道,“我也不是完全转行,玉石生意照做,但投资做一项长久、平稳的生意,才是正途……”
说话间,安逸兴有事来找夏想。
夏想就随他到了组长办公室,却发现彭梦帆也在。
彭梦帆一见夏想,忙起身相迎,礼貌地叫了一声:“夏处长。”
夏想点头回应,笑道:“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肯定是彭处长有什么好建议……”
彭梦帆点头说道:“是有点想法,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可行,请夏处长多提宝贵意见。”
彭梦帆在单城市实地考察之后,重点就单城市倒闭破产的棉纺厂进行了调研论证。他多方走访,研究了南方和其他产棉大省对棉纺厂的改制经验之后,提出了一个改制方案,就是将棉纺厂和羽绒厂合并,改为羽绒被厂,生产棉被和各种床上用品。同时推行“前店后厂”的模式,即在厂子前面开一排直销店,直接将厂家生产的产品面向零售市场。
彭梦帆说完之后,一脸期待地看着夏想,脸上微微露出紧张的神情。
彭梦帆由开始对夏想的不以为然转变到现在对他奉若神明,心中无比在意夏想的意见。尽管安逸兴对他的看法持赞成态度,但彭梦帆最想听到的还是夏想的看法。如果夏想支持,他就会大力推行;如果夏想反对,他就打算再重新寻找新的思路。
可以说,他将成败全部寄托在夏想的一句话上。
夏想低头想了一会儿,在彭梦帆的心将要沉到谷底之时,他才淡然一笑:“主意倒是个好主意,就是实施起来麻烦一些,单城市委和市政府还好说,主要是羽绒厂未必愿意和棉纺厂合作。当然,如果有投资注入的话,羽绒厂也会考虑考虑。”
彭梦帆听出了夏想话中支持的意思,大喜过望,忙说:“只要夏处长帮忙说服单城市委市政府同意,如何说服羽绒厂,如何找来资金,我都会想办法解决。”
夏想一下站了起来,握住彭梦帆的手,说道:“彭处长,领导小组正是因为有你这样的主力,才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彭梦帆激动地说道:“不能和夏处长相比,我只是尽我自己的一份力量罢了。能力有限,但绝对是全心全意。”
安逸兴在一旁暗想,夏想的政治手腕越来越成熟了,几下就将彭梦帆收服了,而且还懂得了适当拿捏及时鼓励的策略。本来彭梦帆和夏想平级,但现在却变成他事事向夏想请示汇报了。
安逸兴感慨之余,心里也有了主意,他只需要做好表面文章就行了,大主意还要是让夏想拿才好,毕竟夏想才是宋朝度的心腹。
夏想忽然又想起《燕省日报》的事情,想到了安逸兴和彭梦帆的特长,就说:“安组长,彭处长,想必《燕省日报》上面的文章你们也看到了,宋省长的意思是,我们领导小组也要组织力量撰写文章,进行反击。我想安组长和彭处长的理论水平高,也是领导小组的中坚力量,不如您二位就执笔撰写反驳的文章,写好之后,再请宋省长过目,寻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发表出来,也好替我们领导小组正名。”
安逸兴和彭梦帆对视一眼,一脸惊喜。
尽管二人也知道,撰写反驳的文章在报纸上发表,就相当于坚定地站在支持产业结构调整的立场上,没有退路了。但实际上从踏入领导小组的那刻起,他们就已经被人认定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坚定支持者,早就没有回头路可走了。夏想提议让他们撰写反驳文章,实际上是为他们着想,他们的名字一见报,就会被各方势力关注,也会在宋朝度和范睿恒眼中,多加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