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里,大家出于对叶书记的热爱和尊敬,都要向您问好,就更乱了。”
“就你会说,行了,回头替我多谢谢楚子高。”叶石生笑骂了一句。
气氛还算不错,夏想暗暗高兴,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头,接下来的谈话就顺利多了。
楚子高安排好一切,就识趣地下去了。房间内只剩下了几人,叶石生发了话,大家才开始吃饭。
因为不熟悉叶石生的习惯,夏想也没敢主动敬酒。一会儿钱锦松主动向叶石生敬酒,叶石生也没拒绝,夏想才大着胆子也向叶石生敬了一杯,叶石生却没喝,端着酒杯,直视夏想的双眼,说道:“我有一个问题问你,回答好了,我才喝你的酒。”
夏想恭谨地笑道:“叶书记请讲。”
“你在《青年报》上发表的反驳程曦学的文章,真的是你写的?”
“如假包换,是我一字一句写出来的。”夏想答道。
“这么说,如果我让你组织力量在省内媒体上发表反驳《燕省日报》的专家文章,你也能胜任这个工作了?”
夏想还没说话,钱锦松插了一句:“叶书记已经决定由省委副秘书长葛山同志兼任领导小组的副组长,负责领导小组今后的对外宣传工作。”
夏想心领神会,立刻说道:“只要有负责和媒体打交道的牵头人,我负责组织力量撰写文章,保证完成任务。”
“这么有自信?”叶石生看了夏想一眼,又说,“不仅要撰写文章,还要写出水平写出文采来,要辩驳得对方哑口无言,要让对方放弃辩论,要让对方认输,你有没有这个信心?”
夏想说道:“叶书记,在您面前我就实话实说了,学术上的争论,向来是分不出高下和胜负的,即使理屈词穷了,对方也可能会无理狡辩三分。”
叶石生一愣,其他官员在他面前向来是拍着胸膛说大话,保证完成任务,保证让领导满意,等等。夏想却先说一个不分胜负的结果,到底是什么意思?他略有不满地说道:“先讲困难不去努力,夏想,你的意思是你没有能力胜任这个工作了?”
这一句话说得比较重,钱锦松脸色微微一变。
夏想却依然不动声色,反而笑道:“叶书记您别生气,您交代下来的工作,我肯定会竭尽全力去完成。我的意思,其实我们和对方论战是为了争取民众的舆论支持,只需保持着一个僵持的局面就好。只要影响越大,造成的轰动效果越明显,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夏想还未说完,叶石生就按捺不住了,插话问道:“什么目的?我要的是宣传战上的全面胜利,可不是一个不尴不尬的平局。”
“叶书记,纸上谈兵即使大获全胜,也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对方不是主动挑起事端,主动发起宣传战吗?好,我们就应战,就和他们在报纸上辩论。越辩论,对产业结构调整关注的人就越多。关注者越多,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促成作用就越大。因为产业结构调整就是打破垄断,引进竞争机制,还市场一个公正,为百姓谋取福利,肯定会争取到更多百姓的支持。如果没有他们主动挑起宣传战,老百姓即使听说过产业结构调整,也觉得和自己无关,不会主动关注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夏想侃侃而谈,一脸淡笑。
叶石生则是一脸不解,等待夏想的下文。
“真理越辩越明,但真理却往往没有具体的定义,实际上还是辩不清说不明。我们组织力量一边和他们辩论,扩大影响,一边继续努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所谓事实胜于雄辩,对方叫得越响,观点越激进,闹得越凶,我们产业结构调整的每一次成功,就相当于给对方打脸打得越响。所以说如果我们组织力量的反击非常凶猛,几下就打得对方偃旗息鼓,我们在推行产业结构调整之中的每一次成功,就引不起公众尤其是对方的关注了。有对方的叫嚣作为我们的反面教材,我们的胜利才更有成就感。”夏想最后做了总结性发言,“我想,在论战初期,先不计较一时的得失,也不以打败对方为第一目标,而是取得一个平衡的局面。你来我往,热闹非凡,等吸引了足够多人的眼球,我们就拿出产业结构调整之中的一次成功来打对方的脸。成功一次,就打一次,直到把他们打败打怕为止!”
叶石生一脸惊讶,看了夏想半晌,没有说话。
叶石生的想法是,既然对方将手伸到了他的眼皮底下,他不立刻将对方打个落花流水,也显示不出他省委书记的权威。没想到,夏想的想法更绝,不将对方彻底打败,而是充分利用对方想将事情搅乱的想法,火上添一把柴,让火烧得更旺。等着火势大到不可收拾之时,再煽风点火,让火势转变方向,烧到对方身上,让对方尝一尝引火烧身的滋味。
好一手将计就计的计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