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出了结论。
此事失败在三个没想到:一是没想到夏想不贪财不好色;二是没想到古玉节外生枝,非要插手夏想的事情;三是没想到古玉竟然有调动保密部队的能量,太让人吃惊了。
相比三个没想到,至于举报信之事,崔向虽然也放在心上,但并没有太当一回事,认为区区几封举报信还奈何不了朱纪元,也不能拿古人杰如何。
崔向和朱纪元并不太熟,只听古人杰说过朱纪元比较贪心,拿了别人不少好处。崔向就让古人杰告诫朱纪元,最近收敛一些,适可而止,别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就行。
夏想折腾一场,就想乘机拿下朱纪元?休想!崔向甚至还不无得意地想,只凭几封举报信就想扳倒一个实权的厅级高官,也太儿戏了。虽然夏想反击的手段挺高明,但也只能是虚张声势而已,不信走着瞧,看看朱纪元最终有没有事,古人杰是不是会受到什么牵连。
古人杰和崔向的看法一致,朱纪元虽然贪了不少钱,但都是双方之间的现金交易,既不过账,又没有第三方证人。而且朱纪元又将钱藏得非常隐蔽,就算怀疑他,也没有真凭实据。即使黄林和刘旭是铜豌豆,办案不讲人情最讲原则,可他们找不到突破口,无处下手,也是白忙一场。
不过经此一事,崔向和古人杰对夏想的认识都提高了不少,没想到小伙子别看年轻,行事还真有一套,钱不要,美女不沾,真是少见的自律的官员。但正是因为夏想身上没有他们希望的缺点,也让崔向更加犯愁——从正面入手,找不到夏想的问题;从暗地入手,也无处下手,难道夏想就真是一个水泼不进的人?
对付政敌的手段无非就两点,一是经济问题,二是作风问题。目前看来,想从经济问题上下手,已经没有可能了。作风问题还可以再做做文章,上次的试探没有成功,或许因为丛枫儿不是夏想喜欢的类型,或许夏想是个慢热型的人,反正崔向不相信夏想会不喜欢女人。
崔向也清楚,就算他现在收手,不再想方设法置夏想于死地,夏想也不会善罢甘休。经此一事,夏想肯定可以猜到他就是幕后指使,夏想虽然暂时不能拿他怎样,但绝对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以打击他的机会。
谁知道夏想还藏着什么后手?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夏想和宋朝度联手,他又能如何应付夏想的手段?好在崔向自信他没有太多经济和政治问题,就算有,也很小,不容易被抓住把柄。
他自信自身无懈可击,但夏想也是滑不溜手。崔向心中始终悬了一块巨石,觉得不定什么时候就会中了夏想的阴谋诡计。
正好付先锋今天约他,说是有要事相商,崔向也知道在关键时候还要借助付家的力量,就听从付先锋的安排,来到了静心山庄。
几人边吃边谈。
付先锋在得知国宝事件之后,也大吃一惊,惊讶之余,就非常佩服夏想高超的随机应变的本领。不过他并没有如崔向一样忧心忡忡,而是觉得尽管夏想逃过一难,只不过是投机取巧而已。在强大的实力面前,任何花招都没有用处。因为他已经查到夏想和连若菡之间确实有暧昧关系,而连若菡的孩子如果不出所料,就是夏想的儿子!
付先锋欣喜若狂,只要他将真相告诉吴家老爷子,或是告诉吴才洋,哪里还用费尽心机去对付夏想,吴家一怒,夏想还能有前途?
付先锋就抱了轻松自若的态度邀请崔向赴宴,他要让崔向看看,真正的高手,既不屑于和对手正面交锋,更不齿于设计暗算对手,最高明的计谋就是借刀杀人。
尽管马霄是付家人,不过付先锋对他和崔向设计夏想一事还是不屑一顾,觉得他们手法太下作,不登大雅之堂。付先锋向来喜欢仗势欺人或是靠实力硬碰硬。但他们做就做了,他也乐观其成,反正就算事情败露,也不会连累他的名声。
但如此惨败的结果也在他的意料之中,他没有幸灾乐祸的感觉,就是认为夏想比他想象中还要厉害一些,只是他和夏想一直没有正面冲突,打压夏想的迫切心情不如崔向来得强烈。在听到有关连若菡的确切消息之后,他还是十分高兴的,能借吴家之手除掉夏想,搬开一块绊脚石也是好事一件。
付先锋心情大好,一边轻抿美酒,一边倾听悠扬的古曲,慢条斯理地将他的好消息告诉了崔向。
崔向听了先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端起酒杯和付先锋碰了一下,说道:“古人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与先锋的伐谋相比,我们以前的计策充其量算是伐兵了。”
朱纪元的打算
马霄也笑了:“借刀杀人最好,我们可以一边品茶,一边隔岸观火……还是先锋聪明,果然是在京城待久了,不但手中的资源多,眼光也高,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将这件事情告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