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有活爹》

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章)打压一波,拉拢一波(2/7)

原因也简单,霍海当初可是夸孔子是圣人,是有史以来最厉害最有智慧的人。

    虽然当时霍海的举动,是为了和孔安国斗嘴,扯虎皮拉大旗,但的确是抬高孔子地位没错。

    别的人这么抬,没意义,而霍海抬,就很有意义。

    霍海,文坛大家,新政改发起人,万商鼻祖,太子宫詹事府詹事。

    霍海抬轿子,那才是真抬轿子。

    而且霍海的《儿童六课合订版》还包含了《道德》而道德中,主要选节有七成是儒家的内容。

    所以,是友非敌。

    于是,丁赐得到了这笔赞助,留在了长安读书。

    作为投桃报李,丁赐把这事儿搞的长安人尽皆知,一时之间也是传为美谈。

    颜异上任大司农后,就开始熟悉业务,很快就发现了清晰的发展脉络,就去询问过霍海是不是现阶段要大搞经济作物。

    而因为颜异的位置特殊,霍海也是把一些必须要他知道的事情告知了他。

    总之就是,经济作物要搞,但首先要搞粮食蔬菜,经济作物还是其次。

    但是,经济作物又不能不搞。

    霍海还是跟颜异推行了男耕女织的思维,讲小地方的人最好还是男耕女织,而大地方的人自然是要享受工业福利的。

    至于经济作物,在工业化产区自然是要大规模生产的。

    于是颜异就在任上请教赵过,开始定制新的计划。

    制定完计划后,颜异需要一些人来执行,于是就把丁赐找了回来。

    丁赐拿了钱之后,在长安开了一家临沂炒鸡。

    并且这临沂炒鸡还是霍海发明的。

    这玩意儿流行起来就很快。

    因为确实好吃,所以生意很火爆。

    丁赐很快就赚回本了,开始扩大规模,请工人,又选了几个在长安的有天赋的老乡,教他们临沂炒鸡。

    等他们接手后,自己就在学习。

    很快,丁赐也大学毕业了。

    不过因为他来得晚,没有赶上大学升官考试,没跟儿宽一样为官。

    他开始经商了。

    这个时候,颜异就找到他,希望丁赐可以去敦煌四郡,办差事。

    一就是调配种子,配合工作,把朝廷需要各地种植的农作物给推广开,比如新一季马上要在这边种植棉花,就需要丁赐去推动。

    二,就是帮助在这里收揽贡品,主要是收揽西域和羌人的贡品送回长安。

    虽然不是当官的,但拿到了差事之后,丁赐也就成了黑顶商人了,所以他来到金城后,虽然他资产在大家中间是个小卡拉米,但所有商人还是以丁赐为马首是瞻。

    丁赐此时见到霍海,就把自己这大半年来的事情给讲了一遍。

    霍海点头:“干得不错。”

    既然在长安开了炒鸡店,又把手艺传给了不少临沂老乡,那就算是把手艺传下去了。

    丁赐挠头苦笑:“不经商时,我见霍大人如井底之蛙望天上月,经商后,我才知道霍大人如这浩瀚宇宙,而我就是卑微的一粒尘土。”

    霍海:“你还没等到属于你的时机,好好干吧。”

    “你准备在这边做什么生意?”

    丁赐:“准确的说,我还没决定好要做什么生意。”

    “我先过来看一趟,找一门生意,然后回去在股市上公开招募投资,创建公司,目标是创建一家可以在股票交易中心上市的量级的公司。”

    霍海来了兴趣,大汉已经有这种年轻人了吗?

    直接脱离实业,目标就是上市。

    霍海来了兴趣:“那么你想要做什么样的生意?”

    “或者说经过你的考察,你觉得什么生意可以做到上市?”

    丁赐有点不好意思说。

    霍海:“你别不好意思,你就当我是投资者,你要说服我投资,请开始你的表演。”

    丁赐:“其实从一开始,我发现,做粮食生意,肯定是稳赚不赔,必然赚钱的,但是跟大司农颜异大人聊了天之后,我了解到粮价之所以稳定不动,是因为陛下在后面调节,所以粮肯定是不能做的。”

    “然后我来到金城后,考察了三个生意,这三个生意我觉得很有希望做上市。”

    霍海:“说说看。”

    丁赐:“第一个生意,是羊皮。”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