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有活爹》

第二百三十九章 (大章)货币改革原因(3/6)

br>
    这话出来之后,所有人才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的确,如果是别人的话,可能想不到办法,但是,霍海是谁?

    霍海是这个世界上最有才,最有想法的人,是最有智慧最聪明的人。

    以往有任何事情,他都能安排的妥当,安排的让人信服,现在也应该一样。

    实际上这儿就是韩说用了一个辩论小技巧了。

    以前霍海不是每件事情在公布出来的时候,就能说服人的,而是从现在的角度去回看,很能说服人。

    而他以这个口吻说这件事情,就显得眼下这件事情霍海的做法很没有说服力似的。

    霍海会回应吗?

    或者说,霍海会用一样的技巧和韩说斗法吗?

    搁在以前,霍海一定会。

    毕竟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不是因为霍海善变,而是霍海待人接物的道德。

    谁跟霍海玩儿小心思,会被他玩儿死。

    但是现在霍海不只是霍海了,还是大司农。

    这就得考虑影响了。

    所以,霍海并没有写文章去回应,也没有用手段去回应。

    而是面对专门上门的记者采访,说出了:“方法?是,我有方法可以限制货币超发。”

    “但问题是,谁能搞清楚货币超发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

    “先不说大汉朝廷会不会超发货币,就算超发,也是为了商业发展,而不是为了搞出来两个钱用。”

    “过几天,你们就知道我为什么这么说了。”

    “纸币什么时候上市!?纸币印刷还早着呢,铜钱是可以作假的,纸币这种超大面额,我们要做到没人能做出不可辨认的假币,所以还需要慎重的多验证几次,虽然已经验证了上百次了。”

    霍海的言辞,没有一丁点往日的犀利。

    给人感觉好像他很心虚似的。

    但事实上,多年来的成功,让百姓们真的听得进去霍海这种不带情绪的发言。

    是啊,超发货币真的就是有害的吗?

    是啊,铜钱可以掺假,而纸币没法掺假,时候纸币比铜钱更适合作为大额存储?

    大汉日报把双方的观点都刊载了出来,还专门去采访了股市大师郑安泰。

    没错,郑安泰郑大人,现在真的成了大师了。

    最开始,郑安泰在股市上活动,靠的是买霍氏的反向。

    后来一朝梦碎,郑安泰开始怀疑人生了。

    自己以前那一套天命理论失灵了。

    然后,郑安泰在沉沦种,不再关注金融,而是关注上了太子宫的大人物们如何活动,他放弃了赚钱,一门心思想要升官。

    结果……郑安泰发现了一个惊世大秘密。

    郑安泰发现,匿名的从来没有露面的大科学家,物理学的奠基人,牛董,就是董仲舒!

    知道这件事情以后,郑安泰大受打击。

    他的整个人都被撕裂了。

    还真不是开玩笑,也不是形容,是真实的被撕裂了,郑安泰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被撕开了。

    当初董仲舒搞出天命理论。

    郑安泰选择了相信,然后他从一个小小的读书人,成为了太子宫的中郎。

    这是什么概念?

    这意味着,二十年后,自己年龄五十岁,来到最佳政治年龄的时候,太子刘据刚好三十六岁,正当年。

    那个时候,自己这个太子宫北宫旧臣,只要不翻车,就一定能一飞冲天。

    就跟现在朝中很多人是当初刘彻的太子府的官员一样。

    郑安泰相信,这一切就是天命,天命如此。

    天命要郑安泰成为太子宫的官员,天命要郑安泰不凡。

    但是,在股市上受到打击后,郑安泰开始回避,郑安泰思考了之后不觉得是天命的问题,而恰恰就是因为天命,导致自己在股市上有此大劫。

    因为天命如此,郑安泰就该是大汉梁柱,而不是什么股市英豪。

    所以,郑安泰放弃了股市,放弃了其实已经研究过一部分的经济学内容,转而开始研究大人物们。

    这个时候,郑安泰在磨练自己的修养,让自己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大人物。

    为未来做准备。

    而当发现董仲舒正在画卫星系统图,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