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父耶和华》

第11章 十字军的飓风将临(3/5)

未集结出来过的大军!

    百倍于城堡中的守军!

    【是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孙子兵法·谋攻篇》

    这段话的意思是两倍于敌就要努力战胜敌军,五倍于敌就实施进攻,十倍于敌,就实施围歼。

    那么如果百倍于敌军又当如何?

    答案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当三万人的大军踏至艾萨克城堡之前,那滚滚黑烟就已经伴随着升腾的烈火,以及大声的呼救而灌满城堡了。

    火焰在城堡深处肆虐,它们在石墙之间舞动,在灰烬之上吟唱无声的挽歌。

    巨大的烟柱宛如刺向天际的长矛,欲将上天也卷入这必然的浩劫。

    在这烈火中,罪人的意志化为火焰的灵魂,千古幽灵从深渊升起,嗤嗤作响地吞噬城墙与希望。

    甚至于,那三万大军脚下的大地,也在轻微震颤,像是回应空气中这隐隐可闻的焦灼低语。

    主教与神父们愣住了,那些来此朝圣、来此圣战的“十字军”们,也茫然了。

    这是他们从未想过的结局。

    就在那些如潮的窃窃私语,亦或是大仇得报的畅快笑声,或由心而发的悲痛哭声中,城堡的大门被由内而外的打开了。

    一个人,孤零零的骑着一匹马,踩着清脆的蹄响,在这寂静无音的世界,向着海洋行来。

    在他的身后,是那高耸有若巨人的城堡,是那腾起刺入天空的烟柱,在那当中每一片火焰似乎吟唱着古老经文。【万军之耶和华说:那日子临近,必如烧着的火炉,凡狂傲的和行恶的,必如碎秸,在那日必被烧尽,根本枝条一无存留。】

    ——《马拉基书》4:1:

    当他临近的时候,阿尔乔斯他们才看清来者何人。

    那是艾萨克、但他的服饰,并非是往日里常穿的皇袍。

    事实上,在阿尔乔斯他们看来,如今的艾萨克,不仅仅是谈不上“皇室”威严。

    反倒是更像一名舞台上的戏剧演员。

    他着传统的紫色长袍,脸被涂成红色,这是在模仿神王朱庇特最古老雕像的样子。

    这是古罗马帝国凯旋者才该有的待遇,但如今、一位日暮西山的“巴西琉斯”,却将自己装扮成了这幅模样。

    但这都是值得的,他成了这天底下唯一的主角,数万人的目光齐聚在他身上。

    天空高远、大地深厚、只他孤寂一人。

    “耶路撒冷的圣者!站出来、与我对视!”

    然而,却没人回应艾萨克,就在艾萨克等到不耐烦的时候。

    从人群里,伴随着一声声的“借过”“不好意思”“让一让”。

    才有一个人从人群里挤了出来。

    在这个1188年2月的寒风中,那个人披着厚重的外衣,等他摘下自己的兜帽,展露出那张相当年轻的脸庞时,众人才意识到他的身份。

    他就是盖里斯,今日这一切的主导者。

    如今,他站在了艾萨克的身前。

    只不过,与那孤独的艾萨克相比,现如今盖里斯的身后,却是海洋、是浪潮、是整整三万人!

    独夫暴君,将自己凌驾于万物之上,不过是驾驭着一叶扁舟,从海的一边驶向另一边,便敢宣称自己征服了大海。

    盖里斯却是将自己化身为水,融进了海洋里,在他与民众们一同呼吸的时候。

    每一个人都成了司祭,如今神圣的不再是祝圣过的面包或祭品,而是人民。

    这些人民失去的只是镣铐,打倒的只是暴君偶像,然而等待他们的,却是主的垂怜,以及势必要得到的整个世界。

    这是艾萨克第一次见到盖里斯,他从未想过盖里斯会穿的这么简朴,会如此的年轻。

    盖里斯不紧不慢的走到了艾萨克的马前。

    “孤独的神王”与掀动了大海的“基督”,在这天幕之下会面了。

    曾几何时、塞浦路斯这座岛屿,曾经到处都是旧神的庙宇,爱与美之神阿佛洛狄忒,就被认为诞生于这座岛屿。

    就连罗马的奥古斯都,也一样被视同为神,甚至他的女儿朱莉娅和他的妻子利维娅,也分别成为了“奥古斯塔女神与新阿佛洛狄忒女神”。

    但旧的信仰,那些偶像崇拜,终究是随着基督福音的到来,而烟消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