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
通过出售武器装备的方式,将兰芳共和国进行更好的武装,也能分散荷兰人和英国人的注意力。
跟随这批武器一同抵达兰芳共和国的,还有人数几十人的军事派遣团。
这支派遣团的目的,是帮助兰芳共和国军队训练出一支战斗力强大的,可以对抗荷兰人的新军队。
一方面是兰芳共和国军队的战斗力确实不行,另一方面是西班牙确实也需要对兰芳共和国进行军事渗透。
还有就是观察这些武器在战场上的真正表现了。虽然目前只向兰芳共和国运输了一批前膛枪,但谁能保证兰芳共和国不会向西班牙购买先进的后膛枪呢?
在兰芳共和国的军队中,也能演练西班牙军方对于军队编制的一些设想,帮助西班牙军队进行更好的改革。
真正的战争才是检验军队的唯一手段,目前西班牙缺少战争的历练,也就只能靠这样近距离观察战场的方式,增长一些经验了。
为了节省运输开支,在向兰芳共和国运输武器装备的同时,西班牙也会同时向东印度殖民地运输一批武器装备。
西班牙对加里曼丹的殖民扩张并没有停止,甚至战争也会无可避免的发生。为了以防万一,肯定是要对东印度的殖民军队进行武器弹药的补给的。
还有就是东印度殖民地的扩张计划。除了加里曼丹之外,卡洛还准备让东印度殖民地向新几内亚的方向进行扩张。
新几内亚是比加里曼丹还要大的岛屿,是仅次于格陵兰岛的世界第二大岛。
考虑到格陵兰岛已经相当靠近北极,气候寒冷不适宜开发的原因,新几内亚已经是面积最大的可开发岛屿了。
更重要的是,相较于已经被英国和荷兰势力渗透的加里曼丹岛,新几内亚岛的大片土地仍然未被列强踏足。
西班牙完全有机会在新几内亚岛上占领一片土地扩张殖民地。不管是单独设立新的殖民地地区,还是将其并入已经统一的东印度殖民地,都是很好的选择。
这些地方不管是种植橡胶等经济产物还是开垦土地种植粮食,都能为西班牙带来巨大的收获。
或许光靠西班牙不足以开发这些地区,但要是利用兰芳共和国来开发的话,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未来西班牙人主力开发的地区仍然是非洲,特别是南摩洛哥地区。毕竟摩洛哥地区才是真正能本土化的地方,除此之外的绝大多数殖民地,被本土化的概率很小,未来终究是要脱离西班牙的掌控的。
是的,卡洛对于这一点看的很清楚。
殖民地体系的崩溃是必然的,除非能阻止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还好西班牙已经丢失了绝大多数殖民地,就算等到殖民地体系崩溃的那一天,西班牙的损失也没有那么大。
卡洛要做的,就是在殖民地体系崩溃之前,将西班牙的殖民地进行切割。能够本土化的就加大开发,在这一天到来之前进行完全的本土化。
不能本土化的就尽可能利用其最后的价值,为西班牙换来更多的利益。
说起南摩洛哥殖民地,自成立以来的建设还是相当成功的。殖民地内南北贯通的铁路已经修建完成,这不仅极大程度的方便了殖民地内的物资运输,同样也加强了西班牙对于这片土地的控制。
摩洛哥的人口并不多,甚至比小小的兰芳共和国的人口还要少。兰芳共和国的人口刚满400万,摩洛哥的人口勉勉强强突破300万。
西班牙占领的土地并不小,阿加迪尔至塔塔一线以南到撒哈拉沙漠的所有土地都归属于南摩洛哥殖民地的范围内。
但这片土地的人口只有摩洛哥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左右,其中大多数人口都位于最大的城市阿加迪尔,也正是目前南摩洛哥殖民地的首府。
这是一个坏消息,但同样也是一个好消息。
坏消息是,人口只有30万不到的南摩洛哥殖民地,很难在短时间内开发成古巴那样高度繁荣的地区。
甚至在未来长时间内,西班牙在南摩洛哥殖民地的投入都是亏钱的。要想让南摩洛哥殖民地像古巴那样源源不断的为西班牙产生收入,未来十年内是根本看不到的。
但同样也有好消息。因为南摩洛哥殖民地的人口稀少,西班牙可以将其作为一个实验性的场地,用来探索同化摩洛哥人的可能。
作为非洲最特殊的地区,摩洛哥人是白色人口,和西班牙人是比较相似的。除了语言和宗教这两大最明显的差异之外,一个西班牙人和一个摩洛哥人穿着相同的服饰站在一起,还真的不太好分辨。
摩洛哥人口也不多,同化起来会比较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