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区位于莱茵河的两岸,是德国极其重要的工业基地,被誉为德国的工业心脏。
卡洛前往鲁尔区的目的除了参观鲁尔区的工业发展,让西班牙的官员学习德国工业基地建造的宝贵经验之外,还有就是想和鲁尔区的一些工厂达成合作。
虽然鲁尔区靠着煤产业兴起,但鲁尔区的工厂早已经不止煤产业加工厂了。作为德国最大的工业区,鲁尔区在化工业,重工业和机械加工业方面都具备极大的规模,也是欧洲最著名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之一。
虽然西班牙没有能力建造像鲁尔区这样的大规模工业基地,但也能通过学习工业区规划经验的方式,让西班牙现有的工业区规划建设变得更加合理。
西班牙也是拥有比较丰富的煤铁储量的,发展一定规模的工业自然不在话下。卡洛对于巴塞罗那工业基地的期望,就是将其建造成一个小型的鲁尔区,将巴塞罗那工业基地变成西班牙自己的工业心脏。
目前巴塞罗那工业基地的规模和鲁尔区相比还差的远,但对于西班牙本身来说,已经是国内最大的工业基地了。
如果能学习德国人在工业方面的一些经验,西班牙在工业基地的建造方面也会走的更远。
对于卡洛提出来的参观鲁尔区的请求,德国方面经过考虑之后也并未拒绝。
说白了,鲁尔区终究是一个传统型的工业基地,自然也没什么好保密的。
鲁尔区的强大并不是什么先进的工业生产技术,而是这片土地上丰富的煤矿资源以及便利的交通。
只要能够同时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便利的交通两大先天条件,再加上一定规模的人口,建立一个像鲁尔区这样的工业基地也不是什么难事。
工业产量的上涨当然是一件好事,但也得和工业产品的需求挂钩。要是工业产量上涨太多,而国内的工业产品需求却没怎么增长的话,经济危机就会随之到来。
目前的德国还没有完全走出经济危机的影响,德国的工业也在经济危机中受到了巨大的伤害。
鲁尔区作为德国最大型的工业基地,受到的波及也是最严重的。不过好在德国对于鲁尔区的工厂救援及时,除了一些小规模工厂破产太快之外,其他的中大规模工厂基本都已经恢复生产。
当然,想要恢复经济危机之前的全盛规模,至少还需要几年的回血。
德国在这方面也算是吃一堑长一智,对工业规模的扩张也没那么迅速了。
获得了德国政府的许可之后,卡洛自然不再犹豫,带着西班牙一众官员就乘坐火车前往德国的工业心脏鲁尔区。
柏林位于德国的东部,而鲁尔区则位于德国的西部。
想要到达鲁尔区,必须得乘坐火车穿过大半个德国。好在一路基本上都是广袤的波德平原,路程行驶了大半才进入苏台德山脉。
虽说是山脉,和西班牙的梅塞塔高原以及中央山脉等大山地区是无法比的。因为习惯了西班牙的高山地带,德国的这些小型山脉甚至不足以让卡洛惊讶。
一路上,卡洛更多的是欣赏沿途的风景,而随行的官员们就显得比较忙碌了。
他们一边在关注德国内陆地区的发展,另一边也在将一些值得借鉴的地方记录下来,回到西班牙后实施。
这次外交访问跟着卡洛的内阁大臣有两位,一位是外交大臣埃弗顿侯爵,另一位就是西班牙内阁现任副首相,兼任工业大臣的卡诺瓦斯。
埃弗顿侯爵随行的主要目的是和这些被访问国家的官员进行沟通,完善一些外交方面的流程等等。
毕竟这些东西外交部门才擅长,其他的部门只能说是略懂一二。两国之间的外交访问,一些外交环节和流程还是比较重要的。
卡洛可不希望在外交访问的过程中出了差错,轻则损失国家颜面,重则有可能破坏两个国家之间的关系。
副首相卡诺瓦斯跟随卡洛前来的原因,自然是他所兼任的工业大臣职位了。
这次访问奥匈帝国,德国和法国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从这三个国家的手中拿到一些工业方面的帮助和合作协议。
西班牙的工业具体需要什么,需要和这些国家达成怎样的合作协议,这就需要作为工业大臣的卡诺瓦斯来决定了。
也正因为如此,外交大臣埃弗顿侯爵和工业大臣卡诺瓦斯是随行所有官员中最忙碌的两位。
和卡洛悠然自得的欣赏沿途风景不同,他们两人一路上都是相当忙碌的,甚至有时候还要拉着许多官员一起开会。
这个时代的火车是很慢的,但德国国土面积的宽度也不是太过夸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