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崛起:西班牙》

第三百一十章 :战列舰的野望(3/4)

的大意,让当地的土著获得了上千支步枪。这些拿到热武器的土著反抗的更加激烈,大有将英国人赶回埃及的架势。

    苏丹地区爆发的土著起义让英国殖民地瞬间成了欧洲国家的焦点,一大批和英国有仇的国家纷纷端起了自己的小板凳,幸灾乐祸的看英国人的笑话。

    英国人也不负众望,在接下来的平叛中和土著打了个有来有回,成功的为1885年的开场增添了几分喜剧色彩。

    不过这也不能怪英国人,实在是苏丹地区的地理环境太过糟糕。甚至别说苏丹,就连北部的埃及也是沙漠遍地。

    也就只有尼罗河沿岸的小片河谷才是真正适宜居住的地方,这也严重限制了英国军队的进军。

    相较于当地的非洲土著,英国军队对于这种地形明显不适应。当地的土著对英国的反抗情绪相当激烈,这也导致英国无法利用当地的土著军队来进行平叛。

    要是寄希望于当地土著组成的军队,恐怕英国在苏丹地区的殖民统治会在瞬间瓦解。

    为了减少英国人的伤亡,英国政府只能从附近的埃及以及更远的印度等殖民地调遣一定的军队前来平叛。

    这么做并不能改变战场的局势,毕竟印度人也不太适应这样的环境。

    埃及人倒是能适应,但埃及人对英国可不是那么顺从。埃及士兵不趁机反抗英国人就已经很好了,指望着他们去进攻苏丹土著是根本不可能的。

    一时之间,英国对于苏丹地区的反叛没有任何有效的解决办法。英国政府只能不断的筹集兵力和武器装备,暗中积蓄力量给当地土著致命一击。

    在英国人忙于平定苏丹地区的叛乱的时候,德国政府也丝毫没有闲着。

    他们盯上了葡萄牙莫桑比克殖民地北部的土地,这片名为桑给巴尔的地方,曾经被阿曼统治着。

    是的,就是那个横跨亚非的阿曼苏丹国。之前也提到过,阿曼的衰弱就是因为失去了非洲的土地,也就是桑给巴尔苏丹国。

    这片土地还是相当富饶的,并且因为位于英国开罗开普敦连线上的原因,也是被英国人盯上的土地。

    当得知德国在桑给巴尔附近大肆的开展殖民动作的时候,英国政府心中万分焦急,但却又无可奈何。

    不得不承认,德国人挑了一个好时候。

    英国筹集了大量的兵力和武器装备在苏丹地区平叛,对于桑给巴尔是鞭长莫及的。

    因为柏林会议的约定,桑给巴尔这片没有被列强确定殖民统治的土地,是所有列强都可以进行殖民的地方。

    德国人这么做并没有任何不同,在德国人没有主动违反柏林会议的约定的前提下,英国也没有办法阻止德国人的行动。

    英国是可以在桑给巴尔地区和德国人展开竞争,但在苏丹地区的军事行动也会受到影响。

    德国人的态度很明确了,那就是让英国人主动选择。

    干涉德国在桑给巴尔地区的殖民,英国的苏丹殖民地就会变得更加混乱。要是先选择在苏丹殖民地平叛的话,那桑给巴尔的局势就会不受控制,德国人很有可能会在这里建立殖民地,将桑给巴尔纳入自己的殖民统治当中。

    面对着来势汹汹的德国人,英国政府并没有选择退让,选择了既要又要的方案。

    一方面,英国加快了调兵,试图用最短的时间平定苏丹地区的叛乱。

    另一方面,英国派遣了一支小舰队前往桑给巴尔苏丹国,与一直亲英的桑给巴尔政府进行谈判,让他们对德国的入侵坚决抵抗。

    此时的桑给巴尔苏丹是哈马德,一个由英国政府扶持的亲英派统治者。

    在与英国大使商谈之后,哈马德没有丝毫犹豫,立刻组织军队抵抗德国的殖民,并且和英国展开了一系列合作,比如购买武器和物资等等。

    德国这边也早料到了英国的行动,因为知道桑给巴尔政府是亲英派的原因,德国选择扶持桑给巴尔官员中反对英国的人,将他们扶持为亲德派,与英国展开一场持久的拉锯战。

    英国和德国在桑给巴尔的殖民竞争对西班牙来说是个好消息。没了这两个殖民大国的关注,西班牙在几内亚湾的殖民地合并计划也能顺利许多。

    虽然几内亚湾还有一个法国与西班牙进行殖民竞争,但西班牙的殖民地合并计划并不涉及到法国的势力范围,法国人大概率也不会干涉西班牙的行动,就如同西班牙不会干涉法国在西非的殖民一样。

    在西非地区,法国和西班牙仿佛有了默契。

    西班牙重点殖民黄金海岸到刚果领地的几内亚湾,法国则重点殖民黄金海岸以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