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至少也要好几分钟的时间。
这段时间正好让西班牙的潜艇发动第2轮进攻,他们搭载的六枚鱼雷也不是白费的,肯定不可能偷袭一次就撤离。
因为港口变得更加明亮的原因,第二次偷袭比第一次偷袭更有成果。那三艘身负重伤的战列舰,有两艘被再次命中,随后战列舰开始倾斜,看样子是没救了。
还有一艘战列舰的状况也不太良好,侧边的船身已经严重变形,底部已经在疯狂进水,迟早也要随着大量海水的涌入而沉没。
除了这三艘一开始就被命中的战列舰之外,第二次偷袭还命中了两艘英国战列舰。这两艘战列舰相较于那三艘来说,状态明显要好一些。
至少暂时没有沉没的风险,在英国海军士兵的操控之下,战列舰的炮台已经调整过来,寻找西班牙海军的踪影。
连续偷袭两次之后,潜艇的大概位置也已经暴露。清楚继续偷袭下去也没什么成果之后,西班牙的潜艇果断的选择继续下沉并且撤离,接下来的海战任务就交给水上舰队了。
在港口数公里外,西班牙海军能够清楚地看到瓦莱塔港口的乱象。在观察到已经有几艘英国战列舰身负重伤之后,西班牙舰队也不再犹豫,浩浩荡荡的向港口驶去。
虽然突袭取得了成功,但这次袭击还不算完。水上舰队还没有发挥作用,如果能够再击沉几艘战略舰的话,那自然是再好不过。
此时的英国海军如同惊弓之鸟,胆战心惊地观察着港口之外的海域。当西班牙的海军不断靠近港口的时候,他们迅速的发现了这支舰队,港口也再次响起了警报。
“敌袭!所有岸防炮台全部启动,我要让这一些该死的西班牙人留在这里,为我们的军舰陪葬!”英国地中海舰队总司令一脸恼怒地说道。
西班牙的这次袭击让地中海舰队至少损失三艘战列舰,这对于作为地中海舰队总司令的他来说是不小的打击。
英国海军已经嘱咐过他,要小心西班牙海军的偷袭,等待援军的到来再另做打算。
要是这次偷袭影响了后续海军的作战计划,哪怕地中海舰队总司令作为英国海军的高层,也肯定是要为战争的实力背锅的。
除非他能够让这些西班牙海军中的一部分军舰留在港口,让英国的损失看起来不那么大,这场战争结束后才有不被问责的风险。
随着命令,瓦莱塔港口的岸防炮台也被启动,将炮口纷纷瞄准了远处的西班牙舰队。
瓦莱塔周边的地理位置是比较特殊的。将周边的土地看作一个完整的T字形,直角内是两片海湾,拐角处被各自开了一个口,作为海湾的出海口。
两个海湾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纵深大,并且出海口比较准。
略显狭长的海湾提高了瓦莱塔港口的防御能力,这里不仅能够部署更多的岸防炮台,也能让前来袭击的舰队进退两难。
想要往前进入海湾深处,就必须得面临被海湾两侧的岸防炮台夹击的局面。想要撤离的话,这片狭长却并不宽阔的海湾,无限增大了舰队后撤的难度。
军舰的转弯和调头本来就不是那么容易的,要么拐一个特别大的弯,要么就得在原地磨蹭很长时间。
这片海湾明显无法满足拐一个大弯的需求,这也代表着进入海湾的舰队想要再出去,基本是不可能的。
也正因为如此,英国海军对于这些敢进入海湾的西班牙舰队,内心不仅没有任何的恐惧,反而还充斥着喜悦和激动的心情。
此时的西班牙舰队在英国海军士兵的眼中,就如同已经钻入圈套的猎物一般,就等着自己前来收获了。
西班牙海军不清楚这片海湾的特点吗?恰恰相反,西班牙海军不仅清楚这片海湾的特点,还明白海军一旦进入这一片海湾,想要撤离就会变得十分困难。
那为什么海军还要进入这片海湾呢?当然是想要再继续扩大战果,一下子将英国的地中海舰队打废掉。
虽然进入海湾要面对两边的岸防炮台,但这些炮台对于西班牙海军来说并不是致命危险。
英国人在之前也没想到会有其他国家的海军袭击马耳他港口,毕竟自己的海军是世界第一的,凭什么要惧怕其他国家的袭击呢?
瓦莱塔港口的岸防炮台数量虽然不少,但这些火炮大多都是十多年前甚至数十年前的产物,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更换了。
这也代表着这些岸防炮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那就是射速极慢,每发射一枚炮弹,需要漫长的时间来进行装填。
随着西班牙舰队正式进入海湾,与英国舰队立刻展开了激烈的交战。此时英国的地中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