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18 018 接济族人(2/3)



    “……”

    老三做错事,绞尽脑汁推给他,而他的事她连内里意思都听不懂?

    不指望老太太,他低头向老村长瞧去,后者靠着门框,刻满皱纹的脸透出浅浅霜白色。

    恍惚响起老太太晕过来时的神色,赵广昌大惊失色,“四叔?”

    老村长努力堆起一抹笑,手在空中摆了摆,梨花解释,“村长爷没事,就是累了。”

    赵广昌心有余悸,弯腰捞起他,一手扶一个扶进了屋。

    族人是四叔带来的,四叔有个三长两短,族人谁管?

    堂屋除了桌凳,两边堆着高高的麻袋,赵广昌拿脚推开凳子,扶他们坐下。

    “四叔,城里的情况也不太妙啊,老二外出收粮已有半个多月,迄今没有消息回来,衙门那边又发告示禁止粮铺关门……”

    接济了族人,衙门那边没好交差啊。

    老村长趴在桌上,呼吸急促,梨花替他问,“大伯不想管族人死活?”

    “当然不是。”再给赵广昌两个胆都不敢承认,沉默良久,徐徐道,“人多粮少,愿四叔你别骂我抠门。”

    老村长眨眨眼,梨花道,“都闹灾荒了,肯定得省着吃,往日一天三顿,往后一天两顿也行。”

    老太太点头,“三娘说得在理,时候不早了老大,煮点粥喝吧。”

    农家没有君子远刨于厨’的说法,赵广昌经营生意,平日都是自己弄饭吃。

    他走出门,见妻子站在孩子堆里,眼角青黑臃肿,脸色蜡黄,仿佛几天几夜没阖过眼似的,他指指灶间,示意去灶间说话。

    哪晓得老太太背后像长了眼睛似的,元氏刚抬脚就听到她的声儿,“老大媳妇,进屋给我捏捏腿。”

    元氏一怔,眼泪像掉线的珠子啪嗒啪嗒往下掉。

    赵广昌心里难受,“娘,灶间有青葵,我让她洗一些放粥里。”

    老太太哼哼,“让她进来!”

    她没老糊涂呢,就元氏蛊惑人心的手段,三五两句就能让老大神志不清与她离心,不敲打两下,往后不得骑到她头上撒野啊?

    见门口没人,她拍桌,“老大媳妇...”

    元氏擦了擦泪,“来了。”

    赵文茵和赵漾扁着嘴,死死拉着元氏不松手,“阿娘你别去,阿奶会骂你的。”

    赵文茵向赵广昌告状,“奶厌恶阿娘,阿娘收拾行李她嫌多,害得阿娘连给阿耶你做的衣衫都没带,阿娘生火煮饭,她骂阿娘笨手笨脚...”

    赵文茵憋了一路,一开口,哇哇大哭。

    赵广昌瞄向门口,伸手捂女儿的嘴,小声道,“你奶同阿娘开玩笑呢。”

    “才不是。”赵文茵拿掉他的手,肩膀一抽一抽的,“她从来不骂梨花,梨花半夜发病摔东西吵得阿娘睡不着,阿娘找三婶抱怨几句,奶知道后,骂阿娘来事,连个生病的小姑娘都容忍不了。”

    赵广昌搂住女儿,“不哭了啊。”

    元氏过门半年就生下文茵之事让老太太落人话柄了,老太太恨得不行,通通发泄到元氏身上,就说这次三娘生病偷他房里的东西,元氏逮到后,老太太骂元氏贼喊捉贼,嚷着要报官…

    这种成见,一时半会消除不了。

    他给小姑娘擦眼泪,“奶误会你阿娘做错了事,往后就好了。”

    “才不会好呢。”

    “会的。”赵广昌把儿女带到灶间,“阿耶会想办法解开她们的误会...”

    关上门,去墙角坛子摸了块四四方方的黄色纸包,“看看这是什么?”

    赵文茵打了个哭嗝,“桂花糕吗?”

    “嗯,小点声...”

    这点桂花糕是他在糕点铺关门前挤破头买回来的,这些日子一直舍不得吃,他展开纸包,掰一小块喂到女儿嘴边。

    抬头间,不经意瞅到隔栅窗有片阴影,定睛瞧去,无数双黑黢黢的眼贴着隔栅,眨呀眨的。

    “……”

    想让他们闭嘴已经晚了,不知谁先尖着嗓子喊了句要吃桂花糕,所有人都哭闹着喊饿。

    “……”

    赵广昌紧了下后槽牙,把纸包给女儿,“给你奶拿去,让她分给堂兄他们。”

    赵文茵捧着纸包,脑袋一埋,大口大口吃起来,完了举着纸嘚瑟的拍上面的糕屑,“就不给他们。”

    窗外的人瞧见了,又哭又跺脚,比倒挂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