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指南》

2 书中有灵(2/3)

三胜看着自己抬起的手,愣怔地收回去。

    村长大迈步进来,指着他们的鼻子破口大骂,骂李三胜良心被狗吃了,忘了当年傅老怎么治好他身上的蛇毒的了,骂他们得了抚养费就翻脸不认人,比村头狗屎还不如。

    夫妇二人被骂得狗血淋头,只能乖乖听训。

    村长骂完后,又对着傅长宁好一番安抚,保证有他在,有李家村在,一定不会让她吃亏,这才离开。

    这事儿传出去,村里人对他们指指点点,李家人面上挂不住,之后便不再提这件事,傅长宁也得以继续清清净净在学堂读书。

    只是,和李家人的关系自然不复从前。

    傅长宁生性早慧,性情亦不如其他女子婉转顺从,反而带了些叛逆与固执。

    李家人每次吩咐她做事吩咐不动,就拣着话讽刺她不敬不孝,养了几年都养不熟,一点小忙都不肯帮,就是头生性冷血凉薄的小白眼狼云云。

    时过境迁,大周国到底以孝为先,村中其他人不了解真相的,便多有侧目。

    一般的小姑娘被这么洗脑,早该怀疑是不是真的是自己有问题了。

    但傅长宁从不。

    她没错,那错的自然是别人。

    九岁的傅长宁坚定地抱着这个念头,如一匹被抛弃在荒野的幼小孤狼,谁对她不好便恶狠狠咬回去。

    李家人每次欺负她,或是动了什么歪心思,她扭头就会报复回去——什么菜刀突然割到手,做好的木椅泡了水,单子的买主临时反悔等等……

    总之厄运连连到李三胜夫妻自己都怀疑,是不是当初在灵堂前发的誓灵验了,一想到那个老人有可能在冥冥中注视着他们,心里便禁不住打了个寒颤,再不敢为难傅长宁了。

    傅长宁自己却觉得很没意思,更是由此诞生了离开李家村的想法。

    眼界决定命运。

    这些人不记得傅老曾经给予的恩惠了吗?

    当然记得。

    但这改变不了他们觉得女子就该老老实实待家里做事,及笄便嫁人伺候丈夫公婆的观念。

    他们并不觉得李家人的行为过分,自然也就不会觉得这是忘恩负义,顶多私底下嚼几句舌根也就过去了。反之,她若是有丝毫不孝,便会成为众口铄金的对象。

    便连村长,随着她年岁渐长,也是欲言又止,总劝她柔顺听话些,多少要有个女孩儿样。

    傅长宁感念他的善良与公正,但并不怀念。

    没有爷爷的李家村并不值得她留恋。

    她也不愿意留在这样一个环境里。

    十岁都没满的小姑娘,就想着要离开故乡、独立生存,旁人眼里,这无异于天方夜谭。

    要知道,大周国虽无内乱,却也绝不是什么承平盛世,当今圣上沉迷黄老之道,不管事已久。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女孩想外出,只怕还没走出镇子,便被人贩子拐走了。

    更别说,衣食住行就是一等一的大难题。

    但后者对傅长宁来说,反而不难,她有许多种办法,拿着爷爷留下的东西悄然离开李家村,而不惊动任何人。

    束缚住傅长宁至今还没离开的,是前者。

    她自动了离开的心思后,便当机立断随村中一位伯伯去往镇上打探情况。

    到了镇上,她刻意脱离大部队,独身行动。这个过程中,她谨慎避开人少的地方,有时甚至会借用一些路人,伪装成有长辈陪同的模样,却也不过一个时辰,便有人盯上了她。

    傅长宁不死心,又去问了途经镇上的商队,谎称自己要和长辈去往昌平府城,长辈让她来问问随行价格。

    可回头就有人跟上了她,一直到目视她走到那位人高马壮的伯伯身边,这才悄然走远。

    这次试验过后,傅长宁终于挫败地意识到一点——

    离开并不难,难的是生存。

    无论她能走多远,只要没有大人随同,她随时都可能重回危险之中。

    而她既然不愿再与李家村扯上关系,自然也就不欲找这些人求助。

    那天晚上挫败之下,傅长宁照旧没回李家,而是缩在了藏书馆。

    反正李家人也不管她。

    这私塾本就是她爷爷的呼吁下建成的,她爷爷出了五成以上的资金,藏书馆里的藏书也多是他多年来收集的,傅长宁从小就在这待大,并没有什么畏惧情绪。

    随手翻出本感兴趣的游记,点了蜡烛,磨了墨,就开始写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