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秦设计师》

第196章 大隋落幕,大唐将至!(2/3)

直接不予理会。”

    “于是,杨广下令将帅严装,准备再次征讨高句丽!”

    杨广将军国大事当作儿戏,全凭个人好恶决定是否征讨一国,其想再次征讨高句丽,无非是觉得他遭到了高句丽王欺骗羞辱。

    “但这次征讨未能成行,因为在杨广十年不懈地作为下,大隋已到了末路。”

    问败坏一个大一统的盛世王朝,将之带入毁灭需要多少年?

    杨广的回答是只需十年!

    其实都不用十年,在大业九年时,大隋就已经死了,看起来剩下还有几年,但那不过是大隋的尸体在腐烂发臭。

    “由于杨广十年间的各种作为,导致大隋遍地起义,大隋看似还在,实则身躯已被啃咬出一个又一个空洞,只是死而未倒,以华丽的衣着掩盖尸臭。”

    “杨广不是一个傻子,他也看出隋已回天乏术。大业十一年,他再一次去了江都,越发荒淫昏乱,命人从民间挑选美女充实后宫,想在最后的时光里纵情享乐。”

    “他倒是知道自己末路将近,曾引镜自照,对他的皇后与大臣说:‘好头颈,谁当斫之!’”

    “大业十四年,宇文述之子宇文化及发动兵变,杨广被令狐行达缢弑,时年五十岁,其在位十四年,成功将大隋从盛世带入末路。”

    对杨广之死,始皇帝等没一丝同情,这人就该早点死,那才是对天下对百姓有功。

    “据史载,杨坚死时,隋有九百万户人,可等隋灭唐立,大唐武德年间时只有两百万户,杨广身为继杨坚后的大隋之君,当负主责!”

    杨广是大隋的帝王,要不是他胡作非为,怎会让隋从盛世跌落到末世,让那么多人流离失所、丢掉性命?

    虽然他不是亲手把这些人一个个杀害,但是他制造出了王朝末路的环境,是受了他影响!

    李念笑道:“后世在谈论隋之灭亡、杨广功过时,还有人为杨广打抱不平,说是世家门阀拖了杨广后腿,致使杨广大业未成,让隋走入末路。”

    “世家门阀的确是股不弱的力量,但相比杨广身为帝王的权力,还是有所不如,至少在初时,世家门阀难以左右杨广。”

    “是世家门阀让他营建那些奢靡的宫院,还是世家门阀让他造那些豪华的龙舟?”

    “第一次征讨高句丽,是世家门阀让其下令将大军分为三道,还是世家门阀让其下令‘若高句丽投降,当安抚接纳,不可再纵兵进攻’?”

    “第三次征讨高句丽,明明胜利已在眼前,也是世家门阀让他中了高句丽王的缓兵之计?”

    “大唐太宗曾评价杨广曰:‘隋炀帝承文帝余业,海内殷阜,若能常处关中,岂有倾败?遂不顾百姓,行幸无期,径往江都,不纳董纯、崔象等谏诤,身戮国灭,为天下笑。’”

    “‘隋炀帝纂祚之初,天下强盛,弃德穷兵,以取颠覆。颉利近者足为疆大,意既盈满,祸乱斯及,丧其大业,为臣於朕。叶护可汗亦大强盛,自恃富贵,通使求婚,失道怙乱,奄至破灭。’”

    “明洪武亦评价曰:‘隋炀帝妄兴师旅,征讨琉球,杀害夷人,焚其宫室,俘虏男女数千人。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徒慕虚名,自弊中土。载诸史册,为后世讥。’”

    但洪武帝给杨广这个评价,应当是想借评价杨广言说其自身之意。

    听李念提到“大唐太宗”、“明洪武”,众人皆知这是两位后世帝王,尤其这“大唐太宗”,隋之后的朝代便是唐!

    始皇帝也对杨广做出了他的评价:“朕以为杨广此人最大的弊缺非耽于享乐、沉湎酒色,而是其欲成大事,却无相应之能!”

    确实,三征高句丽虽说是杨广好大喜功,但也可说是杨广想做出一番功业,可惜的是杨广的才能心性不足以让他成此功业,他反倒还在其中拖了后腿。

    杨广那位子,就算把胡亥放到上面,说不定都能让大隋延续得更久,虽然胡亥也不是善茬,但胡亥没杨广那么能折腾。

    李念道:“陛下所言甚是,有志向不可怕,无能也不可怕,可怕的是如杨广这等好大喜功的无能之辈,其掌握权势越大,祸患越大。”

    “杨广所造之害到大唐时也依旧存在,其征讨高句丽失利,诸多隋军被高句丽或俘或杀,高句丽将被杀的隋军将士首级割下,筑为京观,到后来大唐讨伐高句丽时,还能见到未掩埋的隋军尸骨。”

    “贞观十六年,大唐太宗遣陈大德使高丽,见到了许多活着的隋军士卒,其人常自言‘家在某郡,隋末从军,没于高丽……’”

    这也是广神造的孽,说广神“罪在当代,功在千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