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转投刘备,老曹你哭什么》

第二百八十三章 作壁上观,军政分治(2/3)

    即便输了,曹操也可以放弃中原之地,转向关中,进而夺取蜀地!

    这样一个局面,显然是可以让老曹主动搏一把的。

    由此,在秦瑱看来,官渡之战只会提前,而不会因为他的蝴蝶效应延后。

    他这一番话听在刘备耳中,自是让刘备眉头一皱道:

    “若是依照军师此言,曹袁两家或许真会开战!”

    “可如今我军方夺徐州,孙策又未灭尽,若是两家开战,我军又当采取何等态势?”

    本来依照他的想法,现在他也算地跨三州,如果两家晚点开战,他或许可以先发展两年。

    但如果这两家半年之内就开战,这属实有些赶鸭子上架的意思。

    不过这个不是最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这两家开战,他们该如何应对!

    简单来说,就是帮谁的问题,帮袁绍还是帮曹操?

    涉及到这种大战,曹袁绝对不会让他置身事外,他帮谁就能决定谁的胜负!

    如果帮袁绍,两家南北夹击,曹操绝对撑不住。

    如果帮老曹,他只需出兵青州,袁绍也难以击破两家联军。

    问题就在于其中利益纠葛十分复杂,这个问题显然并非老刘所长。

    然则刘备虽然皱紧了眉头,秦瑱却是笑了出来:

    “依在下之见,曹袁大战,我军只管作壁上观既是!”

    “若说真要采取什么态势,那我军就一个态度,尊天子诏。”

    “因是当前明公所以得诸多俊才相辅,乃因我军尊天子。”

    “故我军当一以贯之,天子让我军怎么动,我军便怎么动!”

    他一说罢,刘备便摇头一笑,往后一仰道:

    “此言却是讨巧,说是尊天子,不还是帮曹孟德乎?”

    “今曹孟德挟天子于许昌,政令虽出于天子,却有曹孟德之意。”

    “军师与其言之尊天子,不如言说助曹孟德!”

    可他话音刚落,却见秦瑱面上笑容不减道:

    “明公误会矣,吾言尊天子,非是助曹操!”

    “而是不论天子如何令之,我军都只尊天子之令。”

    “明公只以为曹操挟天子,便要助力曹操。”

    “但若是天子密诏我军讨伐曹孟德,我军又该如何处之?”

    刘备一听,顿时猛地撑起身来,一脸惊奇道:

    “军师此言何意也?莫非当今天子会令我等讨伐曹孟德不成?”

    关于天子下密诏讨伐曹操这种可能性,他还真没想过。

    但如果真出现这种可能,那即便他们开始帮了曹操,得诏之后,也必须背刺老曹。

    这种情况下,即便他背刺了曹操,天下人也不会有任何意见。

    毕竟相比私下联盟来说,尊天子才是绝对的政治正确。

    想到此处,他似乎有理解秦瑱为什么要强调尊天子之诏了!

    而他是反应了过来,秦瑱却是看着灯火悠悠道:

    “天子会不会发密诏,仍未可知也!”

    “然则去年子扬入朝之时,却见天子对曹操似有不满之意!”

    “故如是真有机会迎奉天子,我军便要竭力迎天子南下!”

    现在这个时间线,衣带诏时间还会不会发生,他并不知道。

    但只要衣带诏出现,且他们有提前准备,那就是他们迎奉天子的最好机会!

    只要把刘协接到南边,那随便曹袁打生打死,他们都能稳居东南。

    以天子之名讨伐刘表、刘璋,很快就能一统江南。

    只要操作的好,彼时再进行北伐,统一天下便指日可待了。

    此事刘备自然也知晓,思虑了片刻即点头道:

    “军师此言实为老成持重之语,我军是该以天子诏为准!”

    如此说着,他突然又是一阵犯难道:

    “说来在此之前,军师言说伯圭兄即将兵败!”

    “吾与伯圭有同窗之谊,若是尚自流离,难以相帮即罢。”

    “而今即吾地跨三州,不知如何能助伯圭一臂之力?”

    要说刘备和公孙瓒也算难兄难弟了,二人同是大儒卢植弟子。

    昔日刘备便从属于公孙瓒,任平原相,但后来随着刘备南下之后,便脱出了公孙瓒麾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