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转投刘备,老曹你哭什么》

第三百三十八章 出兵荆南,刘晔论势(2/3)


    短短半年之间,便将徐州各方面的吏治稳定了下来。

    随着徐州稳定,老刘又开始推行秦瑱在南边施行的摊丁入亩。

    得益于徐州战乱的影响,徐州士族要么式微,要么迁走。

    摊丁入亩之策一经推行,在陈氏、糜氏的带领下,便顺利推行到了地方。

    而则途中,秦瑱南下夺取了交州,并且大兴各处工坊。

    连带南边的山越、夷人、越人俘虏不断北上,刘备军获取了大量人力。

    一座座工坊凭空而起,大量士族看到商业,开始转投商业。

    一时间寿春商业兴盛,每日南来北往的商人络绎不绝。

    见得此状,刘备自然也对陈群、张昭等人表示过自己的担忧。

    他终究对于治民不太擅长,见商业越来越兴盛,就怕百姓皆去逐利。

    不过这时,张昭就给刘备表示不用担心,按照他的原话便是:

    “在秦君于淮南兴商之前,治政皆以重农抑商为本。”

    “由此导致士族常以土地为根基,不断兼并土地。”

    “而今秦君兴商,又即摊丁入亩,乃断士族兼并之基!”

    “商业于国本无大害,故昔日管仲因商而富齐国。”

    “今得秦君兴商改制,而使治下民殷国富,主公又何忧也?”

    刘备闻得其言,这才放下了忧虑,坐视商业自由发展。

    而张昭的话语显然是极为有底气的,因为在建安五年十月的到来,他们麾下可是一个丰收季!

    在此之前,他们的粮食结余不多,全靠军中产业的支撑。

    但在去年十月,他们麾下却收到了超过八百万石的收成。

    这还是只是粮食的,依照秦瑱收取的商业税额,他们一共收取到了商业税共计三亿四千万钱!

    除此之外尚有秦瑱开办的造纸坊、制糖坊、陶瓷坊、玻璃坊、纺织坊、成衣坊、晒盐田等等收入。

    他们建安五年的一整个年度,钱财收入超过十一亿钱。

    除去各项开支之后,光是府库之内的钱财结余,就还有五亿钱之多。

    粮食方面同样,除了各地官员俸禄和养军之外,结余超过三百万石。

    如此之多的钱粮,直接把刘备和麾下群臣都震得够呛。

    须知三百万石粮食足够十五万大军和对于辅兵民夫支撑一年以上。

    也即是现在他们完全拥有了发动一场大型会战的条件。

    除了他们之外,天下没有任何一个势力还拥有这等能力。

    故而面对此状,无论是刘晔还是张飞等人都纷纷上书请战。

    眼见上书的人多了,刘备便将群臣汇集到一起,商议该征战何处。

    而众人的提议无非就是两个,第一攻打荆州,第二攻打兖州。

    建议攻打荆州之人,以刘晔和张飞为首,秦松、陈端等人附议。

    建议攻打兖州的,则是张昭、张纮、陈群、刘馥等人。

    两方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那一方也不占上风。

    按照刘晔等人的看法,现在曹袁两家正在拉扯,正是他们夺取荆州的大好时机。

    只要夺取了荆州,他们便能占据长江防线,同时打开前往益州的通路。

    且现在秦瑱就在交州,他们从水路、陆路三路进军,荆州唾手可得。

    相反,要是参与曹袁中原战场,那他们已经错过了最好的出兵时机!

    现在看似两家都已经打残了,可一旦他们出手,两家或许会联合对付他们。

    所以他们最好的选择,就是趁着两家大战,先收了荆州占据南边地利。

    与之相对,张昭等人则是认为攻打袁绍才是大义之举。

    现在他们兵强马壮,完全可以和曹操击败袁绍,共分河北四州。

    而打荆州,不仅没有一个合适的理由,也并非那么简单。

    毕竟,刘表虽然只有荆北和武陵在手,兵马却有十万以上。

    如果他们攻打荆州被刘表缠住,曹袁两家腾出手来,他们可能会被两面夹击。

    相较来说,他们不攻打刘表,刘表就不敢攻打他们。

    他们没有后顾之忧,打袁绍远比打曹操要更快!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要点,他们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产马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