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日。
朱栎穿着一身长袖白袍,站在明孝陵之下。
他的衣袂随风飘动,仿佛是一片洁白的云彩在青山绿水间游走。
对于现代的服装,朱栎还是不太适应,太过于开放了,并不沉稳,倒是新式汉服比较的合胃口。
不显眼、也不会太轻浮。
明孝陵周围,绿树成荫,青山环绕。
往来的游客十分频繁。
朱栎觉得很有意思。
没想到啊!
自己老爹的陵墓,在几百年之后,居然变成了旅游景点。
当然了,明孝陵还是有很多好看的。
明孝陵依山而建,坐北朝南,纵深2.62千米,原四周建有周长22.5千米的红墙,占地面积达170余万平方米。
因屡遭战火,仅存石刻和建筑基础,后部分复建,大致分为三部分,包含神道、陵寝和明功臣墓。
神道自下马坊至文武方门,包括神烈山碑、大金门、四方城、神道石刻和御河桥。
陵寝主体建筑自文武方门至崇丘,包括碑殿、享殿、升仙桥、方城、明楼等,并筑有围墙。
明功臣墓呈拱卫明孝陵状,分散在明孝陵四周,包括吴良墓、徐达墓、李杰墓、邓愈墓、常遇春墓、李文忠墓、仇成墓、吴祯墓等。
今天的明孝陵,外围倒是还对外开放。
但是内殿却被清场了。
进入内殿。
朱栎用神识扫视,发现明孝陵依旧保存完好。
这很不容易啊!
华夏盗墓历史源远流长。
从三国时期的就开始有着各种门派传下,其中异人不占少数。
各种陵墓都会被挖出来。
甚至朱栎了解到,大清朝--这一亡了才百年的王朝,其陵墓已经被挖的七七八八了。
但是明孝陵保持的完好无损。
朱栎没有觉得这是天佑朱家,甚至是什么玄学的东西。
单纯是因为明孝陵建设在闹市区,那些盗墓贼想要下手都有心无力。
毕竟谁不知道盗墓的动静很大的。
那些建的隐蔽,荒无人烟的陵墓反而才是最危险的。
比如,万历皇帝的墓。
定陵坐落在BJ昌平大峪山下,位于长陵的西南方,建于1584~1590年,耗银800万两。
明定陵占地18.2万平方米,地面建筑的总布局,呈前方后圆形,是十三陵中一座唯一被发掘了的陵墓。
中国很多古老的帝陵都是被动面世的,例如唐朝除乾陵以外,所有的帝陵都被五代十国时期的温韬所盗;乾隆和慈禧的陵墓被军阀孙殿英挖了个干净。
但凡事都有例外,明定陵就是被主动发掘的皇陵。
朱栎缓缓地走进了明孝陵的亨殿,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息扑面而来。
殿堂内香烟缭绕,香火不断。
朱栎环顾四周,只见殿堂内供奉着历代皇帝的牌位和画像,每一尊都栩栩如生。
“香火还挺旺,看来老头子在这后世,还是挺受欢迎的。”朱栎轻声说着,从怀中掏出一块黑玉。
刹那间,整个殿堂内的光线似乎都变得柔和起来。
那枚黑玉散发出淡淡的光芒,与香烟交织在一起。
刹那间。
明孝陵的下方。
一道人间意识缓缓地苏醒。
就在这时,明孝陵的下方传来一阵轻微的震动。
朱栎感受到一股强大的魂力从地底涌出,仿佛整个山脉都在颤抖。
他抬头望去,只见远处的天空中云层翻滚,电闪雷鸣,仿佛有什么神秘的力量即将降临。
当然这只是一瞬,只有一些人稍有察觉。
内殿之中。
朱栎的面前慢慢形成了一道泼墨画风的人影。
这道人影穿着龙袍,却有着一副老农的模样,其眼神充满了戾气。
这正是大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朱元璋的帝魂睁开了眼睛,这都源于朱栎手中的引魂玉。
因为常年受香火供奉,朱元璋早已经成为了一道灵,类似的马家的那种灵。
而引魂玉,顾名思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