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四百四十七章 松赞的杀招,众将眼里的战功(第一更)(2/3)

嶙峋,一不小心,一条命就没了。

    “这些其实都可以克服,无非是损失一些,但真正要命的,是粮草补给跟不上。”席君买摇头,道:“三五百人已经是极限,再东多,上去了就回不来了。”

    堂中诸将赞同的点头,粮草才是大军根本。

    席君买想了想,说道:“但那是相对上高原而言,下来就要容易许多,加上如今冬日,再算算时间,估计能有两千人,毕竟人少了也没用。”

    “四千!”李德謇插口,摇头道:“影子军不是一般人,若是他们,恐怕人数得翻一倍。”

    四千影子军突然出现在河州,所有人都感到一阵沉甸甸的。

    “急报上说,他们的前锋已经朝着洮州去了,这么说,是要包抄兰州的后路了。”张士贵神色严肃了起来。

    “可能只有一部。”席君买对着张士贵拱手,说道:“大将军,他们人或许能从高原安然下来,但是马不行,甚至他们之所以能够安然下来,很可能就是牺牲了马,所以他们手上的战马,恐怕剩不到一半。”

    “两千骑兵从洮州包抄兰州后侧,另外两千步兵,应该是沿着黄河水道,朝兰州而来了。”李德謇抬头,看向鄯州方向,面色凝重的说道:“算算时间,三日后鄯州方向的敌军正好杀到兰州,若是这个时候,黄河水道和兰州后侧同时有影子军杀来……”

    “嘶!”所有人都忍不住的倒吸一口凉气。

    正面的数万大军,侧边和后方又各有两千凶悍的敌军杀来,这要不是提前预见到,突然发生,局面绝对危急。

    而且便是现在,也是一件难事。

    “需要人去迎击。”张士贵开口,说道:“首先传令河州和洮州,封闭城门,收拢百姓,让这些影子军战士无法进行补给。”

    “喏!”诸将齐齐拱手。

    虢国公的确老辣,一眼就看出了这些影子军最大的弱点。

    他们缺乏补给。

    从高原往下,数百里,艰难险道而来,手上的补给能剩下多少才是怪事。

    “这些人的目标本就是兰州,这样一来,劳而无获,最终能够避免他们劫掠百姓。”兰州刺史杜凤举对着张士贵点头感激。

    “嗯!”张士贵微微颔首,然后说道:“先说洮州方面,派两千金吾卫骑兵迎击,辛中郎将,你去吧。”

    辛獠儿站了起来,拱手道:“末将领命。”

    “至于黄河河道方面。”张士贵抬头看向堂中诸将,一时间不知道该叫谁去。

    和吐蕃开战,兰州方面已经布置了一个精密的陷阱,在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

    抽出一个辛獠儿已经不容易了,其他人……

    ……

    刘仁轨坐在后方,就在这个时候,一道人影从他的身侧站了起来,向前拱手道:“大帅,末将愿往!”

    刘仁轨抬头一看,赫然是段宝玄,二十多岁的左千牛卫郎将。

    众人都愣住了。

    席君买率先反应过来,点头道:“段贤弟出身武威段氏,右卫大将军、褒国公段公的族侄,陛下青眼擢升左千牛卫郎将……此番吐蕃人沿黄河河道,骑兵不多,以步卒为主,左千牛卫正好个人实力突出,应对恰当,末将以为可以。”

    说着,席君买对着张士贵站了起来。

    张士贵看着段宝玄,仿佛眼前,曾经的老友段志玄又出现在眼前。

    张士贵和段志玄同样是秦王府的老臣,多年并肩作战同殿为臣。

    尤其玄武门的时候,更是一起出生入死。

    看着段宝玄,张士贵一时间有些感慨。

    不过兵凶战危,张士贵转头看向段宝玄身侧的刘仁轨问道:“刘舍人以为如何?”

    “下官以为可以。”刘仁轨站了起来,拱手道:“下官以为,调两千右千牛卫,然后加一千兰州府兵,同时,要三千弩弓,两万支弩箭,下官可以陪同前往,保证不让一名吐蕃影子军士卒杀到兰州城下。”

    张士贵神色诧异,但仔细琢磨刘仁轨的话,就明白他真正的要害在于三千弩弓。

    皇帝在半年就开始赶制大量的弩弓弩箭,几乎有几万副弩弓,二十几万支弩箭,甚至挤压了不少长刀和长槊的产量。

    如今刘仁轨要用三支弩弓,两万支弩箭,自然不是大事。

    但……

    张士贵的目光扫过诸将,诸将已经全部开始重新思考起来对弩弓的使用。

    张士贵看向刘仁轨,点头道:“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