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1855》

第33章 先驱猛虎后打狼(3/5)



    冯天养看着手中的条陈纲要有些发懵。

    这不是合作社吗?

    将一脑袋的问号按住,冯天养耐着心思继续看了下去,发现其中章程和后世的合作社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既平价赎买而来的耕牛、骡马、耕犁等生产资料并不分到村民各户手中,由村长负责统一管理分配使用,各户使用时缴纳一部分费用,用来支付平日骡马和耕牛的饲养看护和耕犁的维修更新费用。

    而村长一职本身由县衙任命,这相当于将这些生产资料掌握到了县衙手中。

    冯天养思虑半天,觉得这个方案还是可行的。

    地主手中的那些生产资料是必须要拿过来的,否则将会影响农民种地的收成,以及埋下地主阶层继续剥削农民的隐患。

    能够以平价赎买这种不流血的方式拿过来,已是相当稳妥。

    但贸然将生产资料交到村民手中并不稳妥,因为当下村民只是分到了地,但并没有被组织起来。

    暂时放在这些村长手中实际上是最合适的办法。

    真有那么几个利用手中这一点权力胡作非为的村长,到时候直接撤了任命新的村长便是。

    虽然平价赎买会暂时加剧县里的财政负担,但是虱子多了不怕咬,眼下各个工厂已经运转起来,财政困难已经得到了初步的缓解,这种为长远打基础的事情,冯天养还是舍得花钱的。

    将第二份条陈同样签上字批准通过,冯天养诚心诚意的对着师父鞠了一躬。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诚如是也。

    两件急务纷纷获得批准后,第二天县衙农业处、财科正式下达公文传递各项,将两项工作布置下去,在全县铺开。

    于是乎,刚刚分完地尚未喘息的村长乡长们再次忙碌起来,冯天养和苏峻堂也分开头在各乡各村巡视,盯着这项工作的开展,防止有的地方过火上头,把好不容易制定的政策给执行歪了。

    又是一番辛苦忙碌过后,时间已经到了三月底,距离早稻收割还有十多天的时间。

    叶名琛派遣的第一支驻厂清军正式抵达了船厂,上次来过船厂的游击将军马万宗亲自带着五百名广州精锐清军来乘船来到码头,然后按照事先约定,在三团的一路武装护送下进驻船厂。

    船厂的工人看到上次闹事的那些清军重返,颇有议论纷纷,但好在此次来的清军自行在船厂外空地上搭建营寨,自己起锅做饭,并不干扰船厂的日常运转,也慢慢安定下来。

    黄胜在一个营的护卫下亲自进入船厂,将船厂的各工段、班组长召集在一起开会,告知众人日后还会有更多清军进驻船厂,而端午之后,船厂的运营也会逐步移交给广州府直接管理。

    会场内顿时一阵议论纷纷,几名提前安排好的工段长趁机提出要求县衙继续管理船厂,否则担心今后会遭到欺压等等。

    一番演技十足的推脱后,黄胜把将来重掌船厂的引子埋好,这才放心的离开船厂。

    船厂是双方共同的底线,只要冯天养把八磅野战炮部署在小荆山上,凭借便足以覆盖整个船厂和相当长的一段河道,任凭清军驻军船厂人数再多,也不敢轻易在船厂开战。

    同样的,冯天养这边也只敢威慑,不敢真打,否则叶名琛势必不顾一切先将自己剿灭再说。

    黄胜安抚工人,苏峻堂坐镇县衙,绾娘亲自去了一趟增城县,将那里的暗探网络布置好。

    冯天养则亲自带着两个团、一个野炮营,加上刚刚组建好的旅警卫营、特务营足有五千多人,再加上配属的民夫共八千多人,携带着八百多匹骡马,五百多辆大车,浩浩荡荡的开赴县界,在新安和增城县官道左右大张旗鼓的挖壕筑寨,设置防线。

    不过七八日,九道相隔一百余米的野战壕沟已经挖掘好,并且迅速向两翼延展,总宽度很快突破了十里地。

    一时之间,刚刚消停没两月的冯天养叛变传言再次在广州传的沸沸扬扬,有心人很快联想到了谈判已经结束但苏峻堂却滞留在了新安的事情。

    于是乎,本就抑制不住的传言再度升级,甚至连惠州清军马上要移防增城的调兵命令也被传了出来。

    就在一片流言纷扰之中,巡抚衙门越过广州府直接行文新安县衙,说惠州清军移防增城是为了防止天地会和英人合谋生事,让新安县不必忧虑,。

    冯天养看完之后直接命人将信件送给苏峻堂,让师父替自己去打嘴炮,自己专注于军事方面。

    因为他知道,自他上次调兵和叶名琛对垒之后,双方这一战就不可避免了!

    而冯天养等这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