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两个人找到洞府以后,就实心实意地跪在洞外,求王禅收他两个为徒。王禅在洞里往外一看,只见这两个年轻人长得眉清目秀,文质彬彬的,他又掐指一算这二人与他还真有师徒缘分。但是,他转脸一想:他们虽然和我有师徒缘分,我还得先看看他二人的本事如何再说。王禅想到这里就对他们二人说:“我收你们二人做徒弟不是不行,但是我得先考考你们两个,你们谁要是能考过了关,我就收谁为徒。”庞涓一听王禅想收他们为徒,心里怪高兴。就一口答应了:“那您就考吧”。这时候就听见王禅在洞里说:“只要您两个人,谁能把我骗出洞外去,我就收谁为徒”。
庞涓心眼子多,他听了王禅的话以后就赶忙跑了,过了一会,他就在洞外喊道:“可了不得了,都快来看啊,天上飞来了一位老神仙。”可是,他喊完等了半天也不见王禅出来。庞涓看看这个办法不行,就又走了出去。等了一会庞涓又在洞外喊道:“这回我可真不是骗你,你娘来了,让你赶快去接她”。王禅听见自己的娘来了,就赶忙从洞里站了起来,刚想往外走。此时却突然想起来,他娘让他给换了狼心狗肺,还能再回来吗?然后对庞涓说:“你骗不了我,孙膑你来骗吧。”
孙膑听了,就对着洞口磕了个头。然后对王禅说:“我也没有本事,能把你从洞里骗出来,但是我却有本事,能把你从洞外骗到洞里去”。王禅听了孙膑的话心想:从洞里骗到洞外,从洞外骗到洞里还不都是一样吗?我倒是看看你到底有什么本事,能把我骗到洞里去?他想到这里,就从洞里走了出来,在洞外面找了一块石板就坐了下来。可是,他等了半天却没听见孙膑的动静,王禅就奇怪地问孙膑说:“你怎么还不骗我进洞呢?”
孙膑这才对王禅说:“你这不是已经从洞里,让我把你给骗出来了吗?进洞不进洞那就是你自己的事了。”王禅听了孙膑这么说,这才明白过来,然后他“哈哈”大笑着站起来对庞涓、孙膑两个人说:“那好吧,孙膑可以留下了,庞涓你走吧。”孙膑一急了眼,忙对王禅说:“那可不行啊,我二人结伴而来,费尽了千辛万苦才找到您老人家,要留就一起留下吧。”王禅听了孙膑的话,摇了摇头又说道:“要想都留下也行,那我还得考一回。”
庞涓一听王禅这么说,心想:看来留下还是有门的。他就恭恭敬敬对王禅说:“您老人家就再出一个题吧。”王禅看了看他们二人,笑了笑然后说道:“看你们二人,谁能在这蒙山上找到不冒烟的柴火,谁就留下,一起找到的不算数。”
庞涓听到这里没敢停留,就开始去找不冒烟的柴火去了。他爬了这山上那山,到处找蒙山上最干的树枝子。他找了整整一个下午,才抱着一抱干树枝子回来。这时候孙膑也回来了,他抱着一抱黑乎乎的木头。王禅见他们二人都回来了,就对他们说道:“既然都找来了不冒烟的柴火,那就个人把个人的点着吧”。庞涓听了就先把自己找到的柴火点着了,虽然柴火很干,但还是有烟冒出来,王禅看了摇了摇头,他又看孙膑找来的柴火。这时候孙膑也把他那黑乎乎的木头点着了,只见这些柴火不但不冒烟,还冒着红火头,蓝火头。王禅看了高兴地说:“这才是不冒烟的柴火,孙膑你说说吧,你是怎么做到的”。孙膑听了说道:“我把木头先烧了一会,等不冒烟了就行了。”王禅听了满意地点了点头,又想了想还是把他们两个人都收下了。
王禅收徒
(二)
王禅老祖在蒙山上修炼,他有时候在山上感觉到心烦时,也到山下走一走逛一逛。就在蒙山前的塔山下面有一个薛庄镇,这里每年的四月初七逢会,在这一天,他都是下山来赶会。
就在这个镇上有一个叫李四的人,这个人脑子很好使,整天价光想着找一个不出力就能挣钱的活干干。这不,他也不知从哪里听着说,王禅老祖每年的四月初七这天来赶会,他就上心了。到每年的这一天,他就早早地到塔山根里等着。他也怪能,他就发现每年四月初七的这一天,总是从塔山上下来一个白胡子老头。他穿的破衣烂衫地就像个要饭的一样,到了镇上什么也不买,逛到下午,他就又回到塔山上去了。
这件事他埋在自己的心里已经好几年了,他谁也不告诉。单等到今年的四月初七的这一天,他老早地又来到了塔山根里等着了。不一会就看见那个年年都来赶会的白胡子老头,又从塔山上下来了。李四也不敢惊动他,就远远地在他后面跟着,一直来到大集场子里也没敢丢松。等到了下午,这个老头赶完了会回山的时候,李四一直还跟在他的后面。眼看着这个白胡子老头,又快到塔山葫芦崖根里的时候,只见那个老头,找了一块大青石板坐了下来,看来是他赶了一天的会走累了想歇一会。
李四瞅准了这个机会,这才麻利地跑过去,趴在地上就给这个老头磕头。这个老头看了看李四,看样子他也没有感到意外,就对他说:“你年年跟着我,到底是想干什么?”。李四听老头这么一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