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姓家奴!》

第九十八章黄老爷和刘麻子(1/2)

最新网址:www.xbiqugu.la
    当日夜里,刘绛夜宿鄂县,晚饭是在大将军府的后堂内,跟李如愿,还有他侄子李衡,以及武猛从事韩智略,从事中郎萧鞅。

    萧鞅白日里去营中奉命巡视军械补充情况,等到快黑了才回来,见到刘绛也是很热情,不过大老板在这,肯定是有些拘谨的,不过李如愿用饭很快,他一向晚饭用得少,可能是为了养生,走之前还让几个年轻人慢慢用,好好聚一聚。

    刘绛、韩智略、萧鞅、李衡,四人很恰巧的是同龄人,一叙月份,李衡最长,其次是萧鞅,韩智略,刘绛最少。

    李衡,字平之,官拜历阳太守、冠军将军,封阳翟侯,年少骁勇,属于是敢打敢拼,上了阵就猛冲猛打,李如愿担心这个侄子过刚易折,所以一直让他带本部随中军行动,此前进兵合肥的时候,留他镇守历阳和采石,这人基本上符合了咬人的狗从来不叫这个定律,不爱说话,但很嗜血。

    长相倒是很帅,可能因为多年久居建邺,还是個小白脸,七尺多的身高,膂力过人,尤善骑射,他的箭法刘绛是见识过的,那叫一个百步穿杨,例无虚发。并且虽然看着不是特别壮,但他能开三石弓。

    韩智略则是长得就人高马大,身形魁梧跟刘绛差不多,善骑射、马槊,同时还工于隶书,写的字连左仆射郑昭文都夸赞过。要不然也干不了警卫参谋。性格则是粗中有细,颇有见识。

    萧鞅就自不必说了,刘绛愿意称他为当世周公瑾。

    “大红怎么来了,可是公干。”萧鞅等李如愿走了才仔细问道。

    “我今天来见大将军本是要辞去江夏太守一职的,大将军没同意,还训斥了我一顿...”

    几人闻言都笑了起来,就连不爱说话的李衡都笑了。

    萧鞅道:“其实大红你仔细想想,你本来就是朝堂明诏任命的江夏太守,如今大军高歌猛进,所守之地自然要留人驻守,如今大将军正苦于无人可用,你还要辞任,这不是正触霉头...”

    刘绛闻言,点点头。确实是这样,李氏霸府虽然手握南朝最高权力,最强武力,但因为崛起太快,能够完全信任的自己人真的不够用。

    攻克台城之后,刘绛是跟着李如愿一起去见皇帝的五名将领,这事就连李衡都有些眼红。

    不过仔细想想刘绛在青塘之战有保主救驾之功,也就没什么不快了。

    因此李衡跟刘绛之间关系说不上好,可以谈不上坏,特别李衡是见过刘绛浴血冲杀,状如疯虎的模样,所以也有武人之间的敬佩欣赏。

    “大红若不耐烦郡县杂务,可以将这些交给郡丞和长史,只要不出乱子,保证大军后路安定,其他事都不值一提...”

    刘绛听了李衡的话之后,其实是颇有些不认同的,在他的观念里,当了一地长官之后不应该为民造福之类的嘛...不过仔细一想,没这个能力啊。

    刘绛这个江夏太守目前第一要务也就是盯着刘相贵,以及不让大军后面生出乱子,保证补给路线的畅通无阻。

    按说这个年头的武将有底盘了,应该算是好事。有底盘就意味着可以刮地三尺的捞钱,聚敛。

    但问题是这个吊毛乱世,老百姓都特么够穷的了,还有啥油水?刮?那可真是刮到骨髓了。

    他倒是想刮豪强大户,当回张麻子,但特么江夏遍地黄老爷。这可不是类比,这是真的一群黄老爷。

    刮不动。

    这帮人要闹起来,还是在战略决战的关键地点和时间,影响了战略决战可不是闹着玩的。

    于是乎,这官还真就得像李衡这么当,江夏郡现在最重要的就是稳定。

    至于这些当地豪强,不能逼反了他们,但也得适当敲打敲打,让他们知道谁才是大小王。

    第二日,刘绛去拜别义父李如愿,又得到了一些叮嘱。

    “对乱民盗贼,要剿抚并用,对强宗豪右,要恩威并施,不可过分依赖,这些豪强都是贪婪之辈,要用,更要敲打...”

    随后韩智略送他一直到渡口上了船。

    回到江夏之后,刘绛把卫仲升、蒋思恭、魏兰因、周达、赵夜叉、老胡、韩桃芳、冯抗、任大宽、倒克俭这些手下重要人物全都叫了过来,然后告知了李如愿的意思。

    “咱们暂时要在江夏停留一段时间了,我已经跟大将军请示过了,卫长史就暂且兼任郡丞一职,蒋参军兼任郡长史和西陵县令...”

    “大将军可还有别的嘱托?”卫仲升又问道。

    “没有,只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