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从与大圣结伴寻道开始》

第二十六章 劫难与长生(4k)(3/4)

准备。

    不一定能成,但必然能再有所获。

    无尘心底有惑,又问道:“娘娘又怎知我可更进一步?”

    王母说道:“那猴子我能忍他,是因为他是个天生地长的,天赋上佳,要是稍加引导,未必不能有一片坦途。”

    “而你,仅仅修了多少岁月,却能跟上那猴子的修炼?就算是走了捷径,也必是有高人指点!”

    无尘心颤,看向手中拂尘。

    等等?

    天地之寿,是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一元就是一大劫。

    祖师道行甚高,应当也渡得过天地劫难。

    想来,那些渡得过的,就算关系不怎么好,应该都多少认识才对。

    只是祖师避世不出,少有和他人所谈,故而人世之间,声明不显。

    无尘没有再多言,毕竟祖师说过,不准再用他的名号,也不再是师徒。

    但还有一件事,无尘问道:“那娘娘,我曾去过地府冥司,见过生死簿,不知为何,那书籍却能够掌管天地生灵的岁元,也可更改。”

    王母说道:“每一劫之后,天地会在寅会之时,再生生灵,但并不相同。”

    “于是有了生死簿,定下生灵轨迹,而又每每随劫难变化,记录凡间所新生之灵。”

    “所以若是消了名字,虽多有长寿,但要是有违天地轮回之理。”

    “若是仙人,就会有三灾五难,若是凡人,也会多有灾厄。”

    “但凡事网开一线,就像生死簿也可更改一样,只要逃了命数,那便是逃了!”

    无尘点了点头。

    难怪原本那些被悟空消了名的猴子,花果山被二郎神烧了之后死了一半,又有了跑的,被猎人吃的,被拿来耍猴戏的,最后没剩几个了。

    无尘又问:“如此说来,天庭、地府等等,又是如何而来的?”

    王母解释说:“这倒是简单,那些渡过了天地五劫的仙神,如玉皇,如太上,知道的东西很多。”

    “但是新生的万物生灵并不知晓,也没有规矩,恐它们提前走向消亡,所以建立了天庭,有了地府,还有灵山亦然,用来引导众生。”

    “仙神占了高位,但也履行了职责。”

    无尘点头,算是明白了,回道:“那娘娘,想来能渡过劫难的高人有数,而天地司职众多,所以才有那么多被封之人。比如地府判官,也常常从人间选拔。”

    王母点头说道:“本来是不允许你讲这些的,但我见你不错,点你几分,希望你好生修行,也慢慢修心,得以真正超脱。”

    无尘点头谢礼。

    又问道:“那为何大能逍遥,得以脱劫,却又要主动来为万物生灵做事?”

    王母笑着说道:“你能想到,也实属正常。不是没有过,曾有一劫之中,那些个大能什么都不管。”

    “偏偏那时候天地生灵,走向了相互厮杀之路,导致天地之间,末劫还没来,就已经早早寂静少声。”

    “于是,见了寂灭之相,那些个大能都觉得不好,死气沉沉的,太过无趣,于是相约向善,各自成立了天庭与灵山,还有些不管事,觉得无所谓的,就归隐去了。”

    原来如此,虽然有点招笑,但可能是吃饱了闲的没事干。

    因为已经万劫不灭,找不到事情做了,境界上也没法子提升。

    有变化的,只有天地之内的生灵,每次都有差别。

    无尘又疑惑地问道:“那为何大能之中,没有....”

    王母笑着说:“没有向恶的?没有只想着以灭世为乐的?”

    无尘点头。

    王母说道:“并不是没有向恶的,而是到了一定境界,生死善恶都已经看开,要是看不开,也走不到那等境界。”

    “活的太久了,看的地方就不一样。”

    “比如凡人会去特意管一株花草的死活吗?只会管那整片花田!”

    “让大多数时候,都有着开得漂亮的鲜花。”

    “因为知道这些鲜花总会消散,但又舍不得它们,所以愿意去精心栽培,但要是有花草不愿意长好,那也不会去管它们了。”

    无尘笑着点头,终于解惑。

    拱手道:“确实不该是我这个境界能够知道的。”

    王母笑着说:“听完有什么感受?”

    无尘想了想,言道:“我不知,只觉得有些感慨,和从未听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