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他现在升官了,当什么御史,等会儿我便带你去他家里。”
汤九娘感激地点了点头,随后又迟疑问道:“不知那位张官人是否已经成家了?”
“还没有呢!张官人家中只有一位祖父和一个小妹,哦,还有一个在乡里收的义子。”
苏氏又笑道:“你是担心你贸然上门会扰得他家宅不宁么?你且安心,你方才在店门前说了是张官人的妹妹,那你便做他的妹妹又如何?我家郎君和张官人乃至交好友,有我带你去,他必定会认你,没有人会把你赶走。”
汤九娘心中暗暗叫苦一声,什么妹妹不妹妹的,自己方才不过是一时情急,也不知道那位张官人年岁几何,是不是个好相处的人?不过既然他已经有了义子,看来也应该是和父亲一个岁数,但为何一直没有成家呢?
胡思乱想当中,汤九娘总算吃了一顿饱饭,苏氏温柔地笑道:“九娘走吧!我叫辆牛车,我们一起去张官人家里。”
这时汤九娘忽然想起一事,小声道:“我的兵器还藏在城外呢!我要去取回来。”
“很远吗?”
“不远,就在城外一座寺院外墙下埋着,出了西门就能看见。”
“我知道了,一定是铁佛寺,我陪你去取。”
“不不不,阿姊身子不方便,我自个儿去便好。”
苏氏只好雇了一辆牛车,先让侍女陪着汤九娘向西城外而去,很快取到弓弩后她们又返回城内,接着苏氏陪着汤九娘来到了位于法云寺旁的张辰新宅前。
“到了,就是这里。”
苏氏给了车夫百文钱,在汤九娘的搀扶下向大门走去,此时汤九娘已经洗漱干净,换了一身崭新的衣裙,又吃饱了饭,倒也显得精神抖擞,恢复她从前的俏丽和英姿。
“哟!马家嫂嫂来了。”
管家胡伯连忙迎了出来,他没见过汤九娘,便笑问道:“这位姑娘是......”
“这是我和我郎君的义妹,也是张官人的妹妹,刚到东京城来,胡伯叫她九娘就是了。”
“哦哦,九娘,快请进!”
胡伯虽然是云里雾里,但还是很热情地请她们进了院子,苏氏带着汤九娘向后院走去,她见左右无人,这才低声道:“张官人可不是一般人,如今二十岁不到却已经做到了侍御史,是一位绝顶聪慧之人,同时也是一位心怀正义之人,我相信他必定有办法帮你的。”
二十岁不到?汤九娘差点惊了个踉跄,但心中却架不住浓烈的好奇感,虽然他不知道侍御史是个什么样的职位,但光听苏氏的描述便能推测这位张官人一定不同凡响,也难怪父亲会如此看重他。
她们走进了内宅,只见前面走来一名身形略微佝偻的老者,他的脸上刻着深深的皱纹,嘴角则挂着一丝和煦的微笑,让人感到温暖而亲切,在老者身旁还跟着一男一女两个半大的孩子。
“这位小娘子是?”张仲方拄着拐杖走过来笑问道。
“张翁,她叫汤九娘,是我和郎君的恩人汤焕之女,张官人应该和你说过的,不知可否还记得?”
张仲方拧眉略一思索,顿时想起来了,三郎仿佛是给自己说过,竹山县遭难时马武夫妇险些被害,多亏一个叫汤焕的匪军头领仗义出手,苏氏才免遭贼人玷污,张辰也得以将马武从刑场上救出来。
“我想起来了。”
张仲方热情地招了招手道:“马家娘子,九娘,我们快去屋里说话去。”
身后的柳娘和虎子也好奇地向汤九娘眨眨眼,汤九娘心中一阵温暖,她如今虽然非常敏感,但她却能体会到这一家人的真诚。
她们进了房间坐下,张仲方亲自给她们点了茶,和蔼地笑道:“我家三郎曾给我说起过你父亲,说他抱打不平,严惩奸恶,虽身陷匪军,却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好男儿。”
汤九娘有点不好意思地笑道:“多谢老员外赞誉,但在官府眼里,我们也不过是乱匪罢了。”
张仲方笑着摇摇头,接着又道:“我近日听周博说,锡义山好汉好像又被官府招安了。”
汤九娘突然咬紧银牙道:“不是招安,是投降官府了!我父亲和付伯父不肯投降,结果被单安狗贼害死了,我也差点死在他的手上,这个血海深仇我非报不可!”
“唉!世事无常,还请小娘子节哀!不妨先住下来,报仇之事待三郎回家后,我相信他会替你做主。”
见汤九娘情绪不好,说罢张仲方便站起身来,让胡伯安排侍女去收拾院子。
苏氏拉着汤九娘的手道:“九娘,明日我们一起去隔壁的法云寺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