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伯温打了个哈欠,神情有些不悦,扶着门似乎并没有让杨宪进门说话的打算。
“恩师,学生这里取得了重大进展!所以想着来跟恩师汇报一番!”
杨宪倒是神采奕奕,挤着刘伯温的身子进了屋内,径自上前,将蜡烛点燃。
刘伯温:“……”
“什么重大进展?”
他皱眉道,
“陛下叫你查的案子?有关于朱亮祖、廖永忠他们的?”
嗤啦。
烛光燃起,杨宪将手里的文书拍在了桌上,笑容颇有几分得意。
“对!恩师果然是料事如神。”
杨宪连声道,
“陛下把这桩案子交给了学生,学生自然也不敢懈怠,不能给恩师丢脸啊!”
“于是,学生便昼夜不停的对这三人的文书账册进行了梳理查阅,现在,已经是把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给筛选出来了!”
“这些,全都是朱亮祖、廖永忠他们和朝中文武大臣的书信来往!包括李善长、胡惟庸、胡美、周德兴、华云龙等一众淮西文武,全都在里头!”
“恩师啊,凭着这些书信,我们浙东人总算是可以扬眉吐气了!这一回,靠着这些文书,还有那些还没有整理出来的账册,咱们可以把淮西党一网打尽!”
“李善长都逃不脱嫌隙!更别说那个胡惟庸!”
他越说越是激动,咧着嘴,心中已经开始幻想着胡惟庸上囚车的模样了。
当初那一顿打,我杨宪可还记着呢!
如今,你落到了我的手里,就等着吧!一定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一网打尽?”
刘伯温皱眉道,
“你是想在朝廷兴起大狱?难不成,这些书信上全都是商量谋反的内容?”
他说着,拆开书信,粗略的扫视了起来。
一连看了好几张,刘伯温方才摇头道:
“这都是正常的书信来往啊!无非就是请教一些问题,说一些家事而已。”
“有一封给周德兴的,倒是提到了分红之类的话语,但这也不能作为铁证,还是要继续深入调查的。”
“不能仅凭一封书信,就让人家蹲了大牢。”
还以为书信上面全都是什么大逆不道之言呢。
结果一瞧,多数都是正常的交流,纵然的确是有可疑的言语,也不能直接定论为有罪。
“恩师啊,您啊,还是太正直了啊!”
杨宪笑道,
“陛下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是多疑!”
“这些书信看上去正常,但却说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朱亮祖、廖永忠和淮西一众勋贵之间的来往是极为密切的!明面上是这些,那暗中呢?或许远远不止这些!”
“又或者,朱亮祖他们的所作所为,这些人也全都有份!陛下要是起了这个怀疑,那绝对会把他们全都抓起来审问的!”
“哪怕最后无罪,那一顿严刑拷打也够他们喝一壶的了!况且,我不信他们的屁股干净!但凡是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点暗地里的勾当,都经不起查!只要一查,到时候绝对都暴露出来!”
“我估摸着啊,到时候朝堂都能空出来许多位置……那咱们浙东人的机会,不就来了么?”
刘伯温见他眉飞色舞,神色却是越来越难看。
“你的意思是,你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为了把案子查清楚,而是要借此机会搞党争?”
刘伯温神情复杂,道,
“杨宪啊,你……当初的你,不是这样的啊!当年那个处处为百姓着想,为国家设想的杨宪,哪里去了?”
“我是不是和你说过,作为大臣,首先要考虑的不是自己的利益,而是国家的安稳。”
“你有没有想过,你这么一搞,必然会引起朝局的动荡,甚至引发更严重的事情!陛下也是淮西出身,淮西的文武可以说是他掌握国家的基础,他们绝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好对付!到时候,搞不好你就引起了一场激斗!”
杨宪闻言,却是神色一冷。
“恩师,我没有为国家着想么?这帮淮西人本就品行不端,我把他们都除了,不正好是为国家剜去疮疤么!”
他语气也变得有些不客气,道,
“至于激斗,我不怕什么激斗!斗就斗!陛下派我查这个案子,就是让我跟他们斗!现在我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