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是见过大场面的人,又有大心脏,倒也丝毫不怵。他一屁股坐在了御座龙椅之上,就这一个动作,就给全场官员吓了一跳!
纵是监国,也只能站着听政吧?
吴王竟然直接一屁股坐在了龙椅上?他想干嘛?
“殿下,您……”
一旁的毛骧小声提醒道,
“那可是龙椅……”
朱橘心里一咯噔,稍稍挪了挪屁股想要起来,转而却又觉得这样很尴尬,索性又一屁股坐了下来。
不就是一张龙椅么,坐了就坐了,有啥?
华盖殿里的龙椅,老子又不是没当着老爹的面坐过,横竖不就是挨一顿揍而已!
他朝着毛骧摆了摆手,转而看向群臣。
如此神色自若的模样,愈发引得下方朝臣们心神震惊。
暗流,在大臣们之间汹涌!
我说什么来着,我说什么来着!
这就是信号!妥妥的政治信号!吴王殿下要坐龙椅了!他这是想要登基当皇帝啊!
宫里头,一定是发生什么事了!
此时此刻,众大臣们内心都在狂呼,他们恨不得赶紧下朝去讨论这件劲爆的大事!
朱橘当然完全没想到,坐一把椅子而已,能让大臣们颅内高潮。
他朝着身边的太监点了点头。
“群臣参拜!”
传话太监朗声道。
文臣,以李善长为首;武将,以徐达为首,皆是俯首下拜。
“臣等参见监国!”
声音呼啸,震动宫墙。
难怪说喊万岁叫做‘山呼万岁’,听起来还真跟山呼海啸一样!
“免礼。”
朱橘抬了抬手,沉声道,
“父皇龙体抱恙,命本王监国,御门听政。”
“政务,一日不可停,诸位臣工谁有本奏?可与本王奏来。”
他一改平日里的嬉皮笑脸,此刻举手投足之间,倒也颇有几分王者风范。
下方的徐达看着自己的准女婿,不由得咧嘴一笑,朝着身边的汤和等人挤了挤眼睛,那模样仿佛在说——
看,这就是我徐达的女婿!
牛吧?
正此时,吏部尚书杨恩义出列,拱手禀报道:
“启奏监国。”
“三日内回京述职之人,共有十三人,离京赴任之人,有二十人。”
“此三十三人,特来拜见。”
朱橘点了点头。
这是大朝会的保留项目,几乎每天都有回京和离京之人,无论是走还是回,都要拜见皇帝,这也是很多外地官员一睹天颜的机会。
只可惜,这回他们见不到朱元璋,只能看到一个少年郎。
哒哒哒。
三十三人上前觐见,离京的还好,回京述职的皆是慷慨陈词,每个人恨不得把所治之地有几块地、几头牛都说清楚,听得朱橘眼皮子都开始打架了。
以前老爹都听得很认真,时不时还问几句关键问题,经常能把地方官问的满头大汗。
这,是皇帝了解地方政治的主要渠道,聪明睿智的明君往往像个判官,能够精准的分辨出官员嘴里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并加以问询。
但朱橘显然是嘉靖、万历那一挂的,听了几个就已经开始不耐烦了。
全特么长篇大论!跟九曲黄河似的,没完没了!
大朝会的时间,就是被这场家伙拖长的!
“说重点!”
见面前之人口若悬河,朱橘喝的喝令道。
那官员吓了一跳,支支吾吾的,额头开始冒汗。
“我发现你们这帮家伙都蛮搞笑的。”
朱橘毫不客气的道,
“绕绕绕,跟我搁这儿绕圈子呢?”
“上来不讲重点,先吹捧皇帝有多么英明神武,吹一顿大明有多么繁荣昌盛,这些需要你来告诉我么?我自己不知道吗?”
“重点!重点是什么?你在地方上做出了什么政绩,解决了多少桩案子,修建了多少桥梁、道路,收了多少税,犯罪的比例是多少,老百姓吃不吃得上饭!这些才是重点,懂吗?”
“我没闲工夫听你讲什么八景十绝,你是导游啊还给我介绍这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