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惟庸见状,小心翼翼的问道。
“……一言难尽,不提也罢!”
李善长摆手摇头,长叹道,
“我……我就当没生过这个儿子吧!”
胡惟庸略一沉默,忽的道:
“恩师,您也还算健壮,不如再娶几房好生养的小妾,再生个儿子?”
“我给您物色物色?”
李善长目光微微闪动。
“您别担心,一切都交给我,交给我来办!”
胡惟庸见状,连忙打包票道,
“包您满意!”
……
几日后。
紫禁城,华盖殿外。
漫天雪花飞舞,映照的整座应天城皆是雪白一片。
“瑞雪兆丰年啊。”
朱元璋凭栏而望,笑道,
“今年算是有惊无险,最终还是可以评定为丰收之年!现在,咱就等着户部把各地税收报上来了。”
“瞧瞧这雪,去年都没下雪!看来,明年将是比今年还要大的丰收之年!”
一旁的朱标闻言,也是连连点头。
“若是能有连续两个丰年,那我大明的国力绝对可以更上一层楼了。”
他应声道,
“海内升平,将不再是奢望。”
俩人你一言我一语,对未来无比的乐观。
朱橘倒是一言不发,只是观赏着面前的雪花。
前几天那一场是小打小闹,今天这一场,才可以称之为‘大雪’!
“嘿,难得这小子没给咱唱反调哈。”
朱元璋瞥了一眼朱橘,道,
“臭小子,你想什么呢?这么出神?”
朱橘听到老爹喊他,这才回过神来。
“没想啥,这大雪的确是好兆头。”
他道,
“一场大雪,能将土地里的虫卵全都冻死,来年少了虫灾,要是再风调雨顺一些,那自然会大丰收。”
“所以,咱们是该期待大雪纷飞的寒冬,要是碰到暖冬,那搞不好就有隐患了。”
朱元璋和朱标闻言,皆是恍然。
“原来还有这样的奥妙蕴含在其中……”
朱标喃喃了一句,转而夸赞道,
“不错,不错,有理啊!”
“小橘子,你想的还真够细致的!”
朱橘嘿然一笑。
正此时,脚步声传来,只见毛骧冒着风雪,走到了朱元璋面前。
“陛下,微臣有密事呈奏!”
他单膝跪伏在地,却是看了朱标和朱橘一眼。
然而,朱元璋却是摆了摆手。
“无妨,这里没有外人。”
“你讲吧。”
对于老朱来说,朱标和太子,自不消多说,而朱橘也是他打算好好培养,将来进入核心决策层的人,所以也不用让他回避。
学一学,也挺好。
“是。”
毛骧倒也没犹豫,道,
“根据微臣的调查,前阵子徐达、汤和等人联合在一起请战的缘由,已有了一些眉目。”
“在请战那天的前一天晚上,有三十余位武将齐聚在中书省右丞胡惟庸的家中饮宴,酒宴上,众武将颇有对陛下封赏不满之词,随后第二天,他们先找的汤和,由汤和出面,才带动了徐达的出面。”
“微臣怀疑,居中串联者,就是右丞胡惟庸!”
说着,他便将手中的奏本上递。
这里头,都是銮仪卫下面一线的密探交上来的一手资料!
哗啦。
朱元璋听到这番话,倒是面色不改,随意的翻看了两眼。
“嗯,咱知道了。”
“你下去吧。”
他吩咐道。
毛骧点了点头,应声而退。
见他离开,朱元璋才挥了挥他手中的奏本,朝着朱标和朱橘问道:
“这事儿,你们怎么看?”
朱标顺手从朱元璋的手里接过了奏本,仔细的瞅了两眼。
“儿臣一直对胡惟庸这个人观感不是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