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么久了,还没有动静!”
“你们这两对夫妻,要把咱和你娘愁死啊?”
朱标:“#¥%……&&@#”
得,他连笑都不能笑了。
朱橘和朱标相视一眼,皆是看到了对方目中的无奈之色。
愁啊!
“哼!”
朱元璋见俩人都蔫巴了,方才冷哼一声,道,
“先不扯你们两个了。”
“老四有胆色,说的话也有道理!咱觉得,不能把北元养起来,去年没把他们剿灭,让元嗣君和王保保给跑了,真是留下了大患!”
“要是再过几年,他们养出二十万大军来,那咱的优势就不够大了,尤其是咱们的国都还在南方,很多军令都不能有效传达,北方的布防也薄弱。”
“所以,这一仗,看来是非打不可了!”
去年,众将领请战,朱元璋厌恶。
可现在,这仗……总归还是躲不过去啊!
“伯温呐!”
忽的,朱元璋又看向刘伯温,问道,
“你怎么看?”
“你说,咱大明要不要出兵,二次北伐?”
刘伯温早就知道皇帝必有一问,故而也没有多想,便应声道:
“回禀陛下,臣以为,对北元作战,是有必要的,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它再度强盛起来,给后人留下大患。”
“但是,这一仗的风险却很大,不可不防啊……”
朱元璋眉头一挑。
“风险很大?你说说看,怎么个大法?”
刘伯温抚须道:
“对于草原的地形和天时不熟悉,越往北,气候越发多变,地形虽然说不上复杂,却太过广袤,一支数万人的军队,在北疆草原和大漠之中,不过是沧海一粟而已,若是没有精准的向导,别说是找到敌军了,能找到水源都不容易。”
“北疆作战,气候和路线,是一个难题。”
朱橘眉头一挑。
刘师傅到底还是老辣啊!
历史上,似乎二次北伐的东路军就因为迷路,折返途中水源断绝,死了上万人!最后是侥幸找到了水源和方向,狼狈逃窜回来的。
得亏是返程,要是在进攻路上这样,敌军还没见到,自己这边就全完蛋了!
可即便如此,因迷路而活活渴死饿死上万人,对于大明来说依旧是一种惨重的损失啊!
“若要起兵,我们是进攻的一方,但师出无名,毕竟已经把元军赶跑了,驱除胡虏的目标已经完成,再次起兵,打什么口号呢?难道是歼灭胡虏?屠尽胡虏?”
刘伯温又道,
“或许对于军官而言,这是一个夺取战功的好机会。”
“但对于普通士兵来说,远征千里,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去将北元人屠戮殆尽,最终获取一些军功,这对于他们来说……缺乏动力。”
“您知道的,我们汉人都是以耕种为生,而非嗜杀的民族,多数人都是谋求安稳,如今大明太平,军士们多数都想守着疆域,过太平日子,而不是刀口舔血的日子。”
“仗,当然能打!理论上来说,只要陛下征发士兵组成军队就可以,但是如何激发士气,将军士们的一腔热血给发动起来,让他们成为冲锋陷阵的猛卒,这也是一大问题。”
朱元璋脸色微微一沉。
众人闻言,也是陷入了沉默之中。
“动员军队,这的确也是一个难题。”
沐英颔首道,
“一支嗷嗷叫,为了保卫国家,驱除胡虏而战的军队,和一支为了皇帝的命令和军功而战的军队,战斗力完全是不一样的。”
“尤其是在遭遇困境的时候,前者的韧性明显更强,最终也更能获胜!”
打仗,打的就是士气!
大兵团决战,就没有技巧可以言说了,就看谁死战不退,谁率先崩溃!
这种时刻,士气起到的作用,无疑是最关键的!
“症结就在这里,二次北伐,情况反过来了。”
刘伯温道,
“不带立场的来讲,我们大明反而成了侵略的那一方,而北元人反而成了保家卫国的那一方。”
“他们已经退到了和林这种荒郊野岭之中苟延残喘,结果大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