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讲仁讲义,忠义无双,当初好几次生死之战,都是他将朕从尸山血海中救出来的。”
沈白略微惊讶:“这样说来,仁德侯应该是亲近陛下才对,为何又会如此?”
这个问题,沈白就有些听不懂了。
如果仁德侯真的有反心的话,可能早就反了,当初也不会把圣武帝从尸山血海中救出来这么多次。
现在圣武帝说仁德侯不稳定,那以前救圣武帝完全没必要。
圣武帝点了点头,道:“仁德侯并无反心,甚至于和朕是生死兄弟,可是他在当初一次重要的大战中,为了救朕,身死当场。”
说到这个地方,圣武帝眼中罕见的流露出一丝悲伤。
这个马上皇帝极重情义,也重百姓。
当初救他的兄弟埋在黄土中,现在回想起来,依然心中悲痛。
这种悲痛的回忆,让圣武帝甚至咳嗽了几声,脸色有些发白。
陈公公立刻上前,轻轻拍了拍圣武帝的后背,才让圣武帝缓了过来。
沈白眯起双目,说道:“陛下这个意思,就是说如今的仁德侯另有其人?”
圣武帝拿起旁边的手帕擦了擦嘴角,说道:“没错,当初仁德侯有一位胞弟,是跟随着朕一起打天下的,朕便把位置送给了他。”
“念及仁德侯生死大义,慷慨就义,朕便赐予了一道金牌。”
“金牌存在,若无反朝廷之举动,便可保一死。”
沈白听着圣武帝所说的话,听得直皱眉头。
他联系前因后果,好像明白了不少东西。
“陛下的意思就是说,仁德侯如今有金牌保着,除非是明显的表现出叛乱的举动,否则便没人可以动他,包括陛下也不愿意出手。”
圣武帝点了点头,道:“君子一言尚且驷马难追,更何况是天子一言,若是对他动了手,或者拆了他的台子,那么便会被天下人看在眼中。”
“朕不在乎颜面,但在乎大周国的民心,有的时候战斗不仅仅力量上的比拼,包括舆论与民心,也是一场战斗的导向。”
“当初的前朝,就是民心丧失而倒塌的。”
沈白琢磨了一下,觉得圣武帝的这种说法倒也合情合理。
毕竟要真动了如今的仁德侯,仁德侯又没有表现出很明显的反叛,那么到时候民心便会受到动摇。
如今的大周国本身便已经动荡不安,如果这时候民心再受到一点震荡的话,说不就会垮塌的更厉害。
“那么原来的司道长呢?”沈白问道。
圣武帝说道:“他前往其他地方,接替职位,其实凌云道已经换了很多个司道长,他们都在暗中收集仁德侯反叛的证据,但收集的不够,不能形成一条完整的证据,朕才想到了你。”
“你放心,你这一趟过去,不必像南兴府那样,遭受大量的危险,毕竟凌云道不像当初的南兴府那样混乱。”
“你只需要帮朕搜集仁德侯的证据便可。”
沈白听到这里,摸了摸下巴,说道:“要真是收集证据的活,这种事情我可不敢保证一定能成。”
俗话说得好,丑话要先说在前面。
沈白这人就这样。
如果让他直接过去开杀,或许还简单一些,现在让他过去收集什么证据,他可不敢保证绝对能行。
圣武帝点点头,说道:“朕自然知道,朕不强求你,你只需要过去帮朕看一看便可。”
有了这句话,沈白也是放心的。
他答应下来。
“要是没有什么事的话,我就先告辞了。”
沈白得了奖励,又要即刻赶往凌云道任职,打算今天和秦霜两个人出去好好玩一会,然后便前往凌云道。
圣武帝点了点头,好像又想起了什么,补充了一句:“若是查到证据,仁德侯想要毁灭证据,甚至对你出手,你可先斩后奏。”
这算是一道圣旨,也算是圣武帝对沈白所做的一个答复。
意思就是沈白在遭遇危险或者遭遇到特殊情况时,可以优先出手。
沈白点了点头,道:“我知道了,陛下,陈公公,我先走了。”
陈公公微微点头。
随后,沈白便不停留,离开了御书房。
陈公公问道:“陛下,若真是先斩后奏,恐怕天下会认为陛下是个残忍的暴君,就连往日情分都不顾。”
圣武帝缓缓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