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水浒:从镇压天罡地煞开始》

第六十五章 大印(2/3)

阮小五一路上听阮小二说起李吉,耳朵都险些没起茧子。

    “此人竟让弟弟念叨了一路,不仅如此,貌似就连二郎也颇为拜服此人。吴学究也让自己引荐,有真本事必定无疑。”

    阮小五心道。

    不过说到底没亲眼见到李吉塞钱的一幕,尽管阮小五心中也洋溢着感激之情,却也没有阮小二,阮小七来得震撼。

    李吉冲两人微微点了点头,目光却是一直落在那个学究身上。

    “吴用?”

    李吉心底隐隐猜测出此人身份,他来此莫非也是参拜我的?

    吴用。

    水浒一书中最大的谋主,人称智多星。

    才智方面不必多说,那是顶流人物。

    精通阵法,其余诸如星算卜相,内政,武艺也都是略通一二。

    最为擅长赚人之计,用奇谋。

    放在汉初,少不了一个陈平水准。

    放在汉末比诸葛肯定是没法比较的,毕竟诸葛孔明最强在于内政。

    把诸葛亮的数值看成是一分,庞统能得分零点八五,毕竟死得早,吃亏。

    法正至少得有个零点八分往上走。

    《三国志》记载——“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关羽,张飞,马超为爪牙。”某些时候,法正不输卧龙凤雏,但是不长于内勤,为人品德,口碑也不甚好,性格睚眦必报更是被记了千古。

    另外庞统背后是荆州士族,是徐庶,崔州平这些人。

    法正的圈子则是张松,孟达一伙人。

    如何能比较?

    话归正题。

    吴用如果放在那个时期,得有法正之上,庞统之下的得分。

    这些观点。

    其实最初也不是李吉所想到的。

    他看水浒一书并不深刻,早期对于吴用评价也不过是缺德小人,就会用歹毒计策,才智不过蒋干一流。

    后来他的观点的改变来自于一位历史老师。

    一期辩论会上,作为输家一方的李吉,有了一段关于吴用新的认知。

    当时,李吉老师对吴用点评是——吴用,一味权谋,全身奸诈,冷血到可怕,倘能置之帷幄之中,似亦可与陈平诸人对垒。

    没错,依旧是陈平之才。

    而遍数战绩,把梁山水泊一处土匪窝,发展成能够与辽国打灭国战的程度,吴用还不厉害?

    梁山泊巅峰时期,出战活动的面积比整个蜀汉都大。

    以书论书。

    水浒中梁山泊消灭的兵马恐怕比曹刘加起来还要多。

    另外,吴用有没有失误,那肯定是有的。

    而且李吉记得当时辩论双方对过数。

    一共是四次,还是五次来着。

    具体李吉就记不得太清楚,但又有一条记忆尤为地深刻。

    那就是吴用此人见识不够,仿照书信时,吃了眼界的亏。

    其余方面缺陷,统率水平较低。

    长处则是赚人上山堪称无敌,用兵打仗也几乎没有失败过。

    当时辩论赛,李吉观点——吴用是蒋干一流之才却被辩驳得说不出话来。

    遍数三国演义此书,除了诸葛孔明寥寥几人外,貌似是找不出几个拥有吴用这等战绩之人。

    当然,吴用这人最后的结局也很惨。

    宋江自尽,吴用属于是不得不死的地步。

    朝廷不会留他。

    梁山恨他入骨的好汉不尽数。

    唯一能依靠的阮小七也心灰意冷

    (阮小五,阮小二那时候战死)。

    他吴用能造反一次,难道还能造反第二次?迫不得已最终追随宋江而去,他空负一身才华,却前路断尽。

    一瞬间,心中闪过千百念头。

    李吉望向吴用目光中不由得多出一丝怜悯。

    而吴用凝视李吉,却是看到另一番,天翻地覆之景象。

    与李吉对视的第一眼。

    吴用下意识施展起了自己得来的兵家遗泽——望气术!双目凝视之际,却见一股狼烟般的血光长柱,从李吉背后冲天而起。

    血柱中翻滚着一枚大印。

    至少是执掌一州的格局。

    血气化印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