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第188章 唉...起开,还是我来吧(3/5)

r>    “朝廷没有供养懒汉的义务,市民们不应该问大唐能为他们做什么,而应该问自己为大唐做了什么。

    “陛下的恩情还不完,那些刁民为什么不体谅陛下的难处呢?他们只是没饭吃,陛下可是要北伐了呀……”

    总之,李治的这位许老师还是一如既往地句句爆典。

    他的同僚们默默地把屁股离这货的座位挪远一点,正义切割。

    道德绑架见多了,缺德绑架还是头一回见。

    怎么每回出馊主意都有你……李世民干咳了一声,打断了许敬宗疑似有点太社达的发言:

    “许卿妙计,要不再去洪州指导下当地的工作?”

    许敬宗这才闭嘴。

    许敬宗的反面、以仁义著称的中书侍郎崔仁师进言道:

    “陛下,民以食为天,应当先开仓放粮为要啊。”

    “嗯。”李世民微微点头。

    不管怎么说,先来一针强心剂解决燃眉之急,把米放出去,别拖到真的饿死了人。

    若是在帝都搞出了盛世饿殍,那就讽刺到家了。

    兵部尚书、现在的身份是文官的李世绩出列发言:

    “京中存粮够食用几日?是否能撑到此次钱荒结束?”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敢轻易下结论。

    长安是一座有百万人口的大城市。

    太城市化了,人口众多、分工复杂,就意味着她的社会生态非常脆弱。

    远没有田园牧歌的小农经济来得抗造。

    而且除了长安,各地的城市都需要输血。

    而血管就是漕运。

    漕运……

    李明再次一语成谶!

    漕运还真是赈灾木桶的最短板!

    预案也没有做,船只人手都未必充足……

    能否供应得上遍布东西南北、成百上千万市民的每日所需?

    谁也说不好。

    这场前所未见、闻所未闻的诡异钱荒——或者说,经济危机,到底会肆虐多久?

    不知道。

    会持续到长安、各大城市集体崩溃吗?

    不知道。

    未知的才是最让人恐惧的。

    贞观的君臣们,就像面对着一尊无法直视的、难以名状的邪神。

    连辨明祂的轮廓、认清祂的面貌都是奢望。

    遑论解决祂?

    “李明……”

    坐在龙榻上,面对着手足无措的群臣,李世民不禁轻声低语。

    相比无知的群臣,其实自己这个皇帝才应该负最大的责任。

    悔不听李明言。

    还是两次。

    以至于如今的窘境。

    “换句话说。

    “如果……

    “让他来……”

    李世民的心中,陡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这想法是如此的大胆,连他自己都吃了一惊。

    如果是李明……

    如果李明能……

    那么,他也就能……

    “?!”

    李世民虎躯一震。

    现在还在上朝,他即刻收束心神,淡然道:

    “诸卿在殿里干坐着也是浪费时间,不若先各自回衙门,集思广益、思考对策?”

    不知为什么,一想到那个臭屁的乳臭儿,李世民的心境却平和了起来。

    那是一种心里有底的安心感。

    陛下心境的突然转折,自然逃不过座下众臣的眼睛。

    大家互视一眼。

    既暗暗感恩陛下仁德,没有太严厉地问责。

    又对这场无厘头的钱荒、以及接下来的政事感到烧脑。

    在太监的号令下,朝会提前结束,大家心情惴惴地告退了。

    “陛下。”

    侯君集没有退走,而是跪在原地禀告。

    除了他以外,房玄龄、杨师道、崔仁师、薛万彻四人,也都留了下来。

    李世民挥了挥手:

    “朕知道你们想说什么,朕自有考量。”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