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失妥当,还礼言道:“见过戚道兄。”
储嫣然只淡淡“嗯”了一声,连头也未点过,在康大宝这外人的面前,竟是都这般不给自己的继子留些脸面。
但康大宝见得戚家父子却是毫无异样,便晓得这当已是司空见光之事,这父子两的处境却是可怜。
康大掌门顾不得替别家操心,将这念头甩在脑后,闲话已说了好一阵了,是该切入主题了。便与储嫣然恭声言道:“储前辈,实不相瞒,晚辈此次是因了不色长史对前辈稼师造诣尤为推崇,遂才冒昧来访。”
“哦?不色长史?他是个位高权重的,又是伯爷乡党,我与其倒是没有什么来往,倒难得其如此看我得起。”储嫣然听过康大宝的话后,堪称绝色的脸上表情未见什么变化,只美眸一转,轻声问道:
“贤侄现在牧守一方,又得费家信重、伯爷青睐,还有什么棘手的灵植,需得贤侄求到我这边鄙散修的跟前来。”
康大宝简要言过之后,便又将周宜修为琉璃宝树栽植所思所做言述出来:
“晚辈家中前些年得了一株佛门灵根,唤作‘琉璃宝树’。不色长史言称,本道释家不昌,便是州廷中供养那些稼师都难有入手之法,遂晚辈才斗胆来求前辈。”
储嫣然初时本还有点不耐之色,但听到后面,却是现出异色。随后轻开玉口,柔声清冽,好似冰泉:“贤侄那位师弟所思之法却是颇有巧思,便连我都受了些启发,却是可造之材。”
“前辈谬赞,无非侥幸,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康大掌门习惯性地谦逊言道。
康大宝的客套之话在储嫣然这儿并不受用,只见得她摇了摇头,杏口轻开,露出贝齿香舌,继而言道:“稼师一道,博大精深。贤侄师弟呕心沥血撰得良法,可不是用‘侥幸’二字便能概括的。”
“前辈说的是。”
“贤侄言述之法,虽非是琉璃宝树的正统栽植之法,但只消再过些年头,想来也会有些成果。且结出的琉璃舍利品质说不得还会高上那么一两分?既如此,又何必求快?”
“这”康大掌门稍有诧异。
储嫣然取出一枚玉简来,葱指一点,落到康大宝手中,轻声言道:“我并没有要劝你的意思,事关得失,自要你自己去想。
这是早年间我客居禹王道海州碧波寺修行时,与寺中比丘论道时赢得的佛植手札,算不得什么高深高明之法,但却也颇有见地。
贤侄师弟年纪轻轻,便能另辟蹊径,有如此之高的稼师造诣,将来于此道上的前途,自是要比我远大许多。
想来待其细心阅过这部手札过后,定能大有所获。过一二年,便是不消我出手,也定能改良栽植之法。”
“唔这.”这玉简确实好东西不假,储嫣然也肯定称得上是大方,但这事却与康大掌门想要请其出山,亲自出手栽植的目的相差甚远。
“你说话呀!”康大宝悄悄瞪了一眼收了灵石的戚师傅。后者倒是也晓得拿钱办事,佝着背凑到储嫣然跟前言道:“嫣然,你既都已出关,不妨替贤侄再去看看?”
戚不修说完过后,便紧张地观察起来自家夫人的表情了。
他撮合此事倒不全是为了康大掌门事先许下来的那可称丰厚的灵石,还有后者现在可不是那穷徒弟的穷家长了,挣得下来那般大的家业,自当好好结交才是。
储嫣然虽是云角州内最为出挑的稼师之一,但近些年已经将手头产业尽数变卖以换做求道资粮,一直醉心修行,未有太多进项。若不然,戚师傅这些年又何须过得如此拮据,炼器手艺非但不敝扫自珍,还开始有教无类起来了。
以戚师傅看来,只要储嫣然答应了此事,既能挣得一笔灵石到手,又能够从康大宝身上挣得一分人情出来,那么又何乐而不为呢?
谁料储嫣然只听过戚不修的话后,美目微微一瞥,便令得后者微不可查地抖了一下,腰杆更是佝得更厉害了些。
“看样子戚师傅在家里头也是说不出个硬气话的,夫纲不振呐!”康大掌门心头默念了一声,胸脯子才稍稍挺了一些,遂又觉得不对起来:“诶,我为什么要用‘也’?”
虽然戚师傅要比想象中更没有用处,可康大宝仍未放弃,刚要出声再劝,却见得储嫣然素手轻拂,将他止住:“我意已决,贤侄不消再劝。”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康大掌门算是被封了口,自是不好再劝,便只得将还带有美妇香气的玉简贴身收好,行礼拜道:“那晚辈便多谢前辈指点之恩了,将来前辈若有需得晚辈出力之事,定不推脱。”
场面话说完,康大宝多少赚了一份佛植手札回去,总算没有空手而归,便就又要告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