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制盐作坊的成功不仅提升了村庄的经济收入,也改变了村民们的观念。从最初的质疑到如今的信任,叶长歌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大家的支持。
与此同时,附近几个村庄开始闻风而动,有人主动提出想要学习制盐技术,也有人开始与叶长歌接触,希望能够建立贸易合作关系。
叶长歌抓住这个机会,迅速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他决定以盐为基础,逐步发展其他手工业,为村庄的未来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盐只是个开始。”叶长歌对顾清霜说道,“接下来,我打算进军纺织业,让村庄成为岭南的手工业中心。”
顾清霜闻言,嘴角微微扬起:“看样子,我得继续跟你合作下去了。”
叶长歌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自信:“清霜,这片土地会因为我们的努力,变得更加繁荣。”
叶长歌的制盐作坊成功之后,他的目光转向了另一个领域——纺织业。在岭南地区,纺织品一直是稀缺资源,尤其是优质布匹,常常需要从外地高价采购。叶长歌敏锐地察觉到,这将是另一个极具潜力的产业。
叶长歌召集村民在祠堂开了一次会议,提出了建立纺织作坊的计划。
“长歌,这布可比盐难弄得多啊。”年长的村民刘大婶摇了摇头,“我们这里种田都忙不过来,哪有闲工夫织布?”
另一名中年男子也附和道:“是啊,织布又累又费时间,女人们手艺也不行,怕是赔本的买卖。”
叶长歌看着他们,微微一笑:“盐业的成功难道没有让大家看到希望?布匹是所有家庭的必需品,比盐更有市场。而且,我们不需要每家每户都学织布,我会建立统一的作坊,集中生产。大家只需要学习技术,其余的一切,我来负责。”
村民们依然有些动摇,议论声四起。
这时,顾清霜走了出来,语气坚定地说道:“叶长歌既然能让你们的盐卖到城里,自然也能让你们的布卖得出去。与其守着地里那点收成,不如试试新路子。别忘了,盐作坊也是从质疑中一步步走出来的。”
村民们见顾清霜都这么支持,逐渐安静了下来,不少人开始点头同意。
叶长歌趁热打铁:“既然大家同意了,那就请刘婶带几名妇女先试着做第一批样品。我会从城里请人教授染布和织布的工艺,技术不到位不要紧,我们可以一步步来。”
几天后,叶长歌从邻近城镇请来了一名织布匠师傅,带着几架织布机来到村里。这种织布机虽然简单,但比传统手工织布效率高出不少。
织布匠站在广场上,为村里的妇女们演示如何操作织布机。只见他将棉纱一根根挂上梭子,快速地来回穿梭,不到一炷香的时间,整整齐齐的布匹就被织了出来。
“这就是织布机的威力。”叶长歌对围观的村民说道,“只要熟练操作,一天能织出十几匹布,足够养活一家人。”
村民们纷纷露出惊叹的表情,刘大婶第一个站出来试了试,她略显笨拙地操作了一番,虽然织出的布歪歪扭扭,但总算是织了出来。
“长歌,这玩意儿真不错。”刘大婶擦了擦汗,“看来织布也没那么难嘛!”
其他妇女们看到刘大婶成功了,也纷纷上前试着操作织布机。
随着第一批布匹织成,叶长歌邀请染布师为布匹上色。染布需要更多技巧,但村里的年轻人对此显得兴致勃勃,不少人主动学习如何调配染料和控制颜色。
“长歌,这蓝色染得好啊,拿到镇上肯定能卖个好价钱!”二柱兴奋地捧着一匹染好的布说道。
叶长歌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不错,不过我们还需要更独特的花样。我打算从城里买一些图案模板,让我们的布看起来更有特色。”
与此同时,他与顾清霜商议,决定将盐作坊的收益部分投入到纺织作坊中,以购买更多织布机和染布材料。
顾清霜点头同意,但也提醒道:“长歌,资金虽然可以周转,但如果布卖不出去,风险还是很大的。”
叶长歌微微一笑:“所以我要亲自跑一趟城里,把这些布样展示给商人们。我有信心,他们会抢着要。”
几天后,叶长歌带着一批样品布前往附近的城镇。他拜访了当地最大的商行,恰好这家商行的掌柜与顾清霜是旧识。
“这布是你们村子织的?”掌柜有些不敢相信地摸着布样,“质地虽不算顶级,但已经足够用了。而且这些颜色很亮,城里人肯定喜欢。”
叶长歌笑着说道:“掌柜的,这些布定价合理,保证能为您带来丰厚的利润。如果满意,我们可以长期合作。”
掌柜沉吟片刻,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