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姜红芍傻眼了,呆滞在原地一动不动。
“红芍,你领纪师叔去清和宫入住!”孟洛说道。
“啊?师傅,清和宫不是殿主的洞府吗?”姜红芍僵硬的转动脖子。
“那老东西几百年不回来一趟,反正空着也是空着。”孟洛对那位神秘的正殿主毫不客气。
“这不太好吧!”纪云出声,主要是不想刚踏入真武殿的门,就无形间得罪正殿主,万一以后给他小鞋穿该怎么说?
但孟洛态度很执着,
“没什么不好的,有事孟某担着。”
对此,纪云也甚是无奈。
……
转眼之间,纪云从金庭山一个微不足道的异人,摇身一变,成了真武殿第三殿主,让人感叹世事无常。
不过这消息并未在金庭山中传出。
倒也没引起什么轰动。
接下来的这段时间。
纪云也都居住于清和宫。
他并未将其当作是自己的洞府,只当个落脚地。
而且真武殿的规矩远比他想象中要宽松,除了金庭秘藏依旧需要善功兑换外,真武一脉的神通经文任由他观摩。
其中就有旧纪的修行根本法。
比如走人仙之道的【禹皇铸鼎经】;
走地仙之道的【壶天证道仙经】;
走天仙之道的【神霄道尊为众生说胎真解】;
纪云皆翻阅一遍,发现旧纪根本法的基础与异人体系并无多少不同处,【黄庭采气法】同样适用于真仙根本法的修炼,盖因本质都是采天地元炁。
两种体系的不同点在于对天地元气的使用。
好比异人体系,是将天地元气用以凝道纹,缔仙种、铸神宫、朝天阙!而人仙法门,则是铸熔炉、映星河、照周天;
地仙的修行则多了个限制,要以山川地脉为基,蕴养山川,自成洞天福地。
天仙又不然,主打一个餐霞饮露驻内景,聚龙虎阴阳吞金丹,羽化天人合天地。
每种法门的内容截然不同。
真要分出个高低好坏,更没道理。
“旧纪根本法的成仙之路难度还要更胜于异人之法,但也有取巧方式成仙,比如神仙,若对天地有功,人间有行,得苍天受箓,亦能三阳聚顶,炼成纯阳神仙果位,掌天地权柄。”
“还有,部分旧纪修士死而不死,魂魄不散,还能走鬼仙之路,尸解成仙,逆阴阳生死。”
“总体来说,旧纪的修行法选择性更多些。”
纪云将两者比对一遍,各有优劣。
但最普适众生的两种应是人仙、天仙法门。
因为地仙、神仙、鬼仙都有修行门槛限制。
尤其是鬼仙,正常人哪会主动去修成鬼仙。
“至于我的路,脱胎于大虞天地、妖魔世界的武道,此二法又与人仙法门有些相似之处,应是同源。”纪云发现了这点。
换言之,他的混元真章玄妙同样脱胎于人仙法门。
但六御篇又掺杂了天仙理念。
似而似、像而像!
大概就是这么个道理。
纪云觉得这旧纪修行根本法能给自身后续路提供许多思路,便从人仙法门的【禹皇铸鼎经】开始参悟修行。
若遇上问题,还能与孟洛一同探讨研究。
对于自己的【混元真章】也毫不隐瞒,一五一十述来。
经文易得,理念难求。
真正的先贤者,只会将自己所创的经文不留余力的传播出去,而不会藏着掖着,孤芳自赏。
当得知纪云竟自创经文,另辟体系时。
连孟洛这个活了上千年的真人也是震撼到久久难言。
也更加确信纪云简直就是为真武殿而生。
“道友的道前期更偏向于人仙之法,可后续这六御篇,隐约脱离了人仙法门的范畴,孟某也没法给到多余的建议。”
孟洛摇头,也旋即将他的理念一一阐述而来。
“我之法,以地仙之术为根本,但以金铁为身,以意为神,以势为天地,分晓阴阳,顺应四时,剑成之际,可斩天地枷锁…”
地仙根本应养山川福地。
但孟洛另辟蹊径,将剑器作为地仙根本蕴养,自成一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