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

七十四 他相信赵开山会做出正确的判断(2/3)

>
    “谁知道他嘴上一套心里想的又是哪一套?兄长,此人巧言令色,一张嘴纵横无敌,兄长千万不能被他的花言巧语给蒙蔽了。”

    “行了!”

    赵开山面露不满之色:“你和雨亭那点事情真当我不知道?当着玉成的面你都敢做那些事情,还把我搬出来,让我在儿子面前丢面子?”

    看着赵开山生气了,赵祥闭口不言,心有惴惴。

    赵开山冷静了一会儿。

    “孙子义的确有些过分,但是雨亭还是向着我的,你让我提防孙子义是可以的,要是也对雨亭如此,雨亭对我的一片赤诚之心岂不是被我糟蹋了?这样的事情我如何能做?”

    赵祥可不这样认为。

    他忙说道:“兄长,苏雨亭他终究不是咱们自家人,人心隔肚皮,谁知道他想的是什么?孙子义从前不也和兄长推杯换盏相交甚欢?现在呢?处境不同啦,人是会变的。

    苏雨亭要真是如他所说的那么向着兄长,他给那些部下任命县官的时候为什么不提前知会一下兄长呢?他怎么知道兄长就没有想要安排的人手呢?他把官职全给安排了,兄长再一答应,这三州人心不全都向着他?”

    看着赵祥苦口婆心的模样,赵开山左思右想,觉得他说的倒也有点道理。

    人心隔肚皮,看是看不出来的,今日孙子义如此,明日苏咏霖未必就不会如此。

    这倒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

    两人同样主掌一路军队,只是一人欲望更大,一人欲望没那么大。

    可谁也不敢保证以后也是如此。

    孙子义是比较赤裸的索取利益,要说不对付,那也是明面上的。

    苏咏霖表面上不要什么利益,但是暗地里他把那些利益都让给部下,部下对他则更为忠心。

    而自己作为更加高高在上的大统领,在那些地方豪强心中有多少分量那就真不好说了。

    这样想着,赵开山渐渐觉得赵祥所说的还是蛮有意义的。

    无论是孙子义还是苏咏霖,对于自己都有那方面的威胁,他们甚至已经有了自己的根据地,而自己并不能正正当当的插手。

    这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顺着这样的思路想下去,赵开山忽然感觉自己有很多事情需要去做。

    而且其中的凶险不言而喻。

    “那你以为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安抚人心呢?尤其是孙子义和苏咏霖。”

    赵开山向赵祥问计。

    赵祥寻思了一番。

    “以当下的局势,如果按照名单来,恐埋下祸根,让孙子义和苏咏霖势力膨胀,尾大不掉,若要真正做到封赏,应当细细考量,认真评估,眼下仓促之间难以做出如此决断,所以,惠而不费之法最好。”

    “惠而不费?仔细说说。”

    赵开山很感兴趣的看着赵祥。

    赵祥虽然没什么真才实学,但是脑袋瓜子很灵光。

    过往赵开山和其他地主乡绅们发生过不少次关乎土地财产的纠纷,赵祥有过不少精彩的发挥,用各种阴损的办法保护了赵开山的利益。

    所以要说信任,赵开山肯定是信任赵祥的。

    赵祥于是把自己想到的办法缓缓说出。

    “惠而不费,就是给与优惠,但是并不需要耗费太多的真金白银,比如给与某些称谓,给与尊荣,给与赏钱,很多人有个名号有个称谓,就会一时满足,至于之后的事情,那就等战后再商量。”

    “称谓和尊荣吗?”

    赵开山认真的想了想:“你的意思是让我封苏咏霖和孙子义一个将军之类的名号,这样他们就能满足了?”

    “满足不一定,但是人生在世,所求无非名利,名利名利,名和利,利暂且放一边,名先给他,也无不可。”

    赵祥如此建议。

    赵开山缓缓点头,背着双手在屋子里来回踱步,少顷,他下定了决心。

    “言之有理啊,值此关键时刻,光复军不能自己闹出问题来,否则金贼大军一来,大势去矣。”

    这样说着,赵开山又走到赵祥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

    “果然还是自家人靠得住,阿祥,只有你全心全意为我着想。”

    赵祥一脸谄媚。

    “兄长是山东大总管,光复军大统领,行事作风豪情万丈,自当有威仪,这一点,苏咏霖和孙子义必须要知道。”

    “哈哈哈哈!”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