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1979!》

第290章 《人间》完结,茅奖标杆(3/5)

战,同胞之战。

    这一部分最大的看点就是江立中和江立民兄弟俩的隔空斗法,夹在他们中间的江立华干脆选择出国,眼不见心不烦。

    而江立华在美国的视角也很重要,借她之口,还原了美国人和海外华人眼中的解放战争,这种角度对于国人还是相当新鲜的。

    魏明的作品总有新东西,这也是他的作品总是很有市场的原因。

    ~

    唐生明家,功德林优秀毕业生们又聚在这里看书了。

    唐生明在这一部里看到了自己的左右逢源,大义不失。

    沈最看到了戴老板之死,自己惨遭排挤,蝇营狗苟。

    文小强看到了自己一条路走到黑的无奈和酸楚,若是自己当初没有意气用事,好好跟大表哥说说,十大帅不敢说,十大将必有自己一席之地啊。

    今天黄维也来了,将近八十多岁的老头,从功德林出来后一直致力于永动机的研究,最终也没研究出个啥。

    如今重新看到自己熟悉的历史,虽然作者对自己的战术水平评价不高,但对自己的人格没有侮辱,他很满意。

    待看完全文,定格在江赤侠在老家的墓碑上,下面是他的四个子女,江立中,江立华,江立民,江立族。

    “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啊,”黄维叹息一声,这立意真心不错,“可惜老杜是看不到这个结局了。”

    就在半个月前,杜聿明病逝于协和医院,享年77岁。

    杜是黄埔一期,算是黄埔系的代表人物,有“虎将”之称。

    后来又得了一个“救火队员”的称号,哪里打不过了老蒋就把他派去哪里,哪怕有病也得上。

    哪怕到了功德林,他也是一号人物,文小强等人都服他。

    晚年的杜一直致力于统一大业,哪怕女婿在美国地位很高,但他最终还是选择回到国内做一些事情。

    唐生明笑着对文小强道:“这就不用你操心了,老杜如果想看,之前肯定早就看过了。”

    他可是知道的,这部的原稿在上面流传的很开,只不过太抢手,他没抢到而已。

    ~

    别说唐生明抢不到了,连有些大报都抢不到。

    这天魔都《文汇报》的郦国义同志找到《收获》编辑部拜访巴老,他此行是代香港《文汇报》转达想要连载《人间正道是沧桑》的意愿。

    此前蔡省三的文章就让香港读者知道了《人间正道是沧桑》,如今四个月过去了,不少香港知识分子通过《文汇报》《大公报》对这部作品的报道认识了这部,但终究未知全貌,所以想要看到正文的声量越来越大。

    巴老遗憾道:“你来晚了一步,我们已经答应《大公报》了,从六月起就要开始连载了。”

    到时候魏明又能收到一份转载的收入,还是港币。

    把郦国义送走之后,巴老看着茅盾文学奖最终定稿的评奖标准,这份标准明天就要公开了。

    ~

    到了天黑,魏明靠在座位上打着瞌睡,老茂已经从老唐手上拿到了《收获》的阅读权,此时看到最后结局处,忍不住眼眶湿润,这种家国情怀的处理,太他娘的到位了,太他娘的高级了!

    从一开始序章的江赤侠从江湖到军队,再到尾章江赤侠入土,“中华民族”四兄弟姐妹的名字排成一行刻在墓碑上。

    然而“中”逃往台湾,“华”去了美国,“民”留在了大陆,“族”尚未成年。

    “此时江立民看着父亲的墓碑,只有一个念头,希望兄弟姐妹四个能跪在父亲坟前,齐刷刷磕三个头,待站起后扫扫膝盖上的土,抛下过往的不愉快,兄弟间抱一抱,笑一笑,回家的幽静小路上,看着小弟无忧无虑的玩闹,在不知不觉间一点点长大……”

    这一段写得真好,平实动人,意韵深远,老茂很想跟大家讨论,可惜人家都已经看过了,也早就讨论过一轮了,此时睡得睡,迷糊的迷糊,没人跟他说话。

    他只能憋着,憋的实在受不了就去列车厕所解决一下,回来后困意袭来。

    ~

    第二天,电影学院内,来上课的朱霖听到同学们对《人间正道是沧桑》的讨论心中那叫一个美,那可是我男人写的。

    阿龙听到同学们的讨论也很得意:那可是我兄弟写的!

    此时柳如龙正在为香港之行做准备,他们《秦时明月》已经完成了前面三话的内容,这对于大陆漫画界是前所未有的风格上的创新。

    不过因为太创新了,所以只能瞄准海外市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