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1979!》

第347章 《人间正道是沧桑》出版,翻译,出海(2/5)

就计划一百万套,这不是魏明又闹出了那么大动静嘛,又是魏什么分身和海外发歌,又是香港募捐1.5亿,他现在流量正盛,再加上还有已故的茅盾先生生前做序,出版社觉得160万被消化掉应该不难。

    就这160万套书,魏明拿到了将近三万块稿费,一般作家能有这个稿费收入基本就可以退休养老了,现在银行存款利息高,三万块的利息都比一般人工资高了。

    不过三万块对魏明就没啥吸引力了,且不说东方新天地账上自己每个月都有几万块进账,而且自己每个月收入的外汇数都不止这些了。

    只是这个时代有钱不能敞开了花,所以有机会还是要多出去走走。

    到了最近的一家新华书店,两人看到店里冷冷清清的,并没有出现读者排队的热闹场面。

    一问之下,人家售货员不耐烦道:“都预告那么久了,不知道早点来啊,早上刚开门十分钟就卖完了。”

    “那库存呢?”

    “调了三回库存,上午全都卖完了,再调就要排队等货了。”

    龚樰看了魏明一眼,你看,大家都争着抢着的。

    魏明又问:“听说有精装版,那个也卖完了吗?”

    精装版价格是平装版的两倍,在这个年代性价比很低,通常不是读者的首选。

    “唉,”书店售货员叹息,“数量有限,我们店一开始就没抢到,估计王府井那家有。”

    说完这话,售货员看着戴蛤蟆镜的魏明,突然歪着头一阵审视。

    魏明赶紧拉着龚樰离开,最近这段时间曝光太多,都有人开始记自己一个作家的脸了,这可不是好现象。

    要是这张脸人尽皆知了以后还怎么带不同的女孩子出来逛街啊。

    “雪姐,我那里有精装版的,我送你一套吧。”

    “你不说我也要说呢,还要签名。”龚樰搂着他的腰道。

    魏明:“没问题,不过在华侨公寓,你得跟我走一趟吧。”

    “不会又碰见小红吧?”

    “她在学校呢,放心吧。”

    ~

    成都。

    下午的《妈妈再爱我一次》还在上演,老魏和许淑芬已经看到荷花疯了,他们都是看过原著的,心里也早有准备,但没想到劲儿还是这么大。

    看的许淑芬都想魏明了,虽然知道儿子好好的,但就是想抱抱他。

    同一时间正在看这部电影的胡德禄小朋友也已经哭成了泪人,妈妈就是在一天天对自己的思念中神智错乱的吧。

    看到荷花抱着一个大葫芦叫它儿子,不知道这是魏老师的艺术创作手法还是真实情况。

    一个神智不正常的女人在农村不知道要遭受多少磨难。

    此时眼泪糊住他的眼睛,他几乎看不清银幕了,但还是坚持继续往下看。

    电影已经进入了尾声,被父亲一行人强行带走的小葫芦没有继续逃跑,他平静地接受他们的安排,上学,出国,仿佛已经彻底认命,成了他们想要的孝子贤孙。

    若干年后,当长大的小葫芦学成归国,亲爹后妈,还有愈发老迈的爷爷奶奶来机场接他。

    此时就连后妈也认可了这个养子,觉得这孩子有出息:“在国外学的法律,将来就是大律师啊。”

    爷爷道:“当什么律师,要当就当法官。”

    奶奶:“就是,当法官多威风啊!”

    然而这趟航班的所有游客都走光了还没看到小葫芦,欢天喜地的四个人开始焦躁,就在这时一名机场工作人员走了过来。

    “您好,请问是胡晨光的家属吗?”这里魏明没用小葫芦的真名,还是很体贴的。

    “是啊。”

    工作人员道:“哦,他昨天到的,留了一封信给你们。”

    “昨天到的?”

    “不是说今天吗?”

    “我们没记错日期啊。”

    胡万谦疑惑地接过信,打开后四个脑袋凑了过来:“父亲:当你们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应该已经跟妈妈在一起了,抱歉,我觉得身为人子我有责任照顾她,对于你们的养育培养之恩,我会另外报答。

    还有,我在国外这些年学的不是法律,而是精神医学。”

    爷爷不解又愤怒:“精神医学?这什么冷门专业!”

    奶奶也大失所望:“就是,就算学医也要学心脑血管这些啊,精神医学我们又用不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