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1979!》

第388章 魏明的资产,花不完,根本花不完(2/5)

八亿。

    而清朝人临摹的仇英临摹《清明上河图》版也能卖个一亿上下,“清明上河图”五个字就这么值钱。

    当然也和这时候的复印技术也没那么方便有关,这个复刻版是荣宝斋研发了数年之久的木板水印复刻版,集公司多位技术骨干的看家本事制作而成,共雕刻木板2150块,在勾描、刻版、印刷、装裱等环节精益求精,而且数量有限,精致无比,贵有贵的道理。

    魏明知道这辈子甭想拥有真的《清明上河图》了,所以干脆也买了一幅复刻版,哪怕这玩意儿升值潜力没有那些真画高。

    因为这复刻版只能算是可再生可复制的工艺品,于经理也没要魏明外汇,人民币给400块就行。

    “行吧,等会儿一起结账,”魏明看了起来,“这驴不错,我跟驴有缘,这是……黄胄的画。”

    于经理道:“黄胄先生的驴是一绝,毕竟他是保定人嘛。”

    黄胄准确讲是保定蠡县人。

    “难怪画的这么地道,有生活啊。”

    黄胄的绘画风格线条奔放,形象生动,这时候价格比较一般,跟吴作人他们这些前辈差着行情。

    魏明看了一下黄胄还有马,于是买了一幅《驯马图》一幅《群驴图四条屏》,一共才花了一百多。

    不过他来这里可不是为了花这些小钱的,国内账户上还有一百多万人民币和三十几万美元,几千万日元,啥时候才能花完啊。

    于经理也看出魏老师想要花钱的冲动,于是把他引上二楼贵客厅。

    荣宝斋好东西多着呢,只不过他们不会一下子都放出来,隔三差五才会下决心卖掉一件。

    “这件东西您肯定喜欢,我特意给您留着呢。”

    “哦?”

    于经理打开一个木匣子,取出一个装帧精美的册子,尺寸大概是30多厘米X40多厘米,上书“毛主席诗意册”,傅抱石的作品。

    “一共是八幅,名字分别是韶山诗意、芙蓉国里尽朝晖、虎踞龙盘今胜昔、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寥廓江天万里霜、登庐山诗意、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风展红旗如画。”

    魏明上手看了起来,作为主席的诗迷,他对这几幅对应的诗词都很熟悉:“《七律·到韶山》、《七律·答友人》……”

    当翻到代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虎踞龙盘今胜昔》这幅画时,魏明跟于经理对视一笑。

    于经理道:“这一幅如果叫《人间正道是沧桑》就更妙了。”

    全部看完后魏明很满意,最后问价是1600外汇券,相当于每幅200块。

    魏明笑道:“比当初齐白石的花卉工笔草虫册可不便宜。”

    当初那个组图是1800外汇券买的,但人家是18幅啊,这才一年半的时间。

    于经理笑道:“这个尺幅还是要略大一些的,而且最近收藏市场确实有些热。”

    魏明也没计较那些,第一次买齐白石那组画的时候他确实有些心疼,着实凑了一阵子才凑够的,然而一年半之后的现在,1600外汇劵对他已经微不足道了,在香港他还吃过1000港币一顿的饭呢。

    之后又照样买了一些纸墨消耗品,他来之前就备好了钱,所以也不需要再去银行啰嗦,直接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回家之后魏明好几天除了写作就是欣赏这些新宝贝,放大镜可以派上用场了,在清明上河图上看小人也是一种乐趣,还能了解到宋朝市井生活的一些细节,这玩意儿对研究北宋历史也是大有裨益的。

    可惜雪姐不在身边,要不然就可以一边抱着她一边赏画了。

    恰好这期间收到过雪姐的来信,得知了她在苏州的住址,于是魏明给她写了封信诉说自己的好心情,另外还把这些画,以及南锣鼓巷的新家拍下来给她看。

    这期间魏明还通过港办收到了香港电台的邀请,请他参加《第四届十大中文金曲》的颁奖。

    魏明因为要参加77级毕业会,档期冲突,而且参加了十大中文金曲,那十大劲歌金曲要不要参加,如果都参加,那小红估计要一个人在燕京过年了。

    还有就是到了香港,沉迷于美色,又要耽误创作进度了,写英文很耗心神的。

    基于这些原因,所以他婉拒了,不过也安排了人帮自己领奖,如果周惠敏参加,那就她帮自己领奖,如果她没参加就让谭勇麟帮忙。

    回复了香港后,魏明又开始搬家和买家具,这些主要是彪子在帮忙,他和小梅也在魏明的新家里聚了一下。

    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