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她委身陛下后》

17 册封(2/3)



    尚未到会试之时,贡院街前有些冷清。

    贡院正门敞开,侍卫戍守在外。容璇还记得门内有两座牌坊,东为“明经取士”,西为“为国求贤”。

    京师贡院,等闲人不得靠近。守卫见那女郎衣饰不凡,想必是哪家的千金,放在平日他们不会主动驱赶。

    只是今日不同,尤其女郎身后又有护卫相随。

    谨慎起见,守卫不动神色递了话进去。

    容璇转动手中糖人,从前会试应考的情形犹在眼前。不过短短几月,她已与这座贡院格格不入。

    女郎独自出神,向萍随侍左右,忽而从贡院门后见到一道熟悉身影。

    “三姑娘安。”秦让客气一礼。

    容璇望去,她带着个糖画的金元宝,就这般再度踏入了贡院。

    “怎的来了此处?”

    正堂下,祁涵方屏退贡院官员,听见侍卫回禀时有些意外。

    他心中隐隐有猜测,故而派了秦让前去。

    容璇道:“随意走走罢了。”

    明安堂离贡院不远,她也只是漫无目的地闲逛,不知不觉就到了这里。

    风吹动女郎裙摆,祁涵手中暂无要事,二人并肩行于廊下。

    贡院为天子取士之所,占据整整两条街,大气威严。

    “那是什么地方?”

    女郎好奇开口,祁涵顺着她所指的方向,答道:“此为十八房。”

    会试之后,十八名同考官在此批阅五经试卷,故而得名。

    容璇还是第一次这般悠闲地在贡院中穿行,观诸般房舍。

    她原先对贡院的印象,只有逼仄的号舍而已。

    二人坐于廊下,帝王声音有几分追忆:“朕初次见你,便是在这一条街巷中。”

    他奉父皇之命主持科举,几乎日日往来于贡院。

    那时的她着一件绯红色的锦袍,墨发束起,站在糖画摊子前满眼期待。

    样貌这样出挑的小郎君,来来往往总惹人瞩目,连糖画的摊主给她画的糖人都比寻常大些。

    一连三日,差不多的时刻总能遇见她上街买糖人,手中无一例外提着各色吃食。

    而第四日见到她,则是在殿试的武英殿前。

    他知晓了她的名字,会试时令诸位考官拍案叫绝的一篇《赋役之至论》,正是出自她的手笔。

    容璇垂眸:“看来我与陛下,当真是有缘。”

    ……

    尚未到宁远伯府外,容璇远远便见府门洞开。

    仆从于街巷间往来洒扫,一丝不苟。

    以宁远伯与秦氏为首,伯府的主支皆肃衣候于中门前。连白日在明安堂读书的容姗,一个时辰前都已被匆匆接回。

    迟迟没有三姑娘的消息,宁远伯已经打发了好几拨人去寻,正在焦躁时。

    容璇才下车驾,宁远伯与夫人立刻迎上前来。

    “好孩子,你可算回来了。”

    秦氏今日换了二品诰命夫人服制,按品大妆,发髻上金翟钗分毫不乱。

    宁远伯眉宇间难掩喜色,说与容璇道:“礼部午前递了消息,未时三刻,宣诏官便该到伯府了。”

    府上出了这样大的喜事,秦氏已早早预备好打点之物。

    她亲热地揽过容璇:“时辰不早,快些随母亲去更衣准备吧。”

    容璇不大习惯她这样的亲近,只安静点一点头。

    从午前知道消息,宁远伯府上下已忙作一团。

    容姗生了好奇之心,悄声问向长姐:“阿姊,会是什么旨意啊?”

    见两位妹妹都看来,容姝神色微有复杂:“我想,应当是册妃的圣旨。”

    ……

    瑶华院内,秦氏亲自为容璇择出一件水红色团蝶流光锦裙。又与嬷嬷商议,三姑娘墨发挽作飞仙髻,选了数套头面备用。

    镜中的女郎眉眼从容,由得侍女为她匀面、簪发。

    收拾小半个时辰,待得妆成,秦氏望那明艳盛极的容颜,已挑不出半句言语。

    无怪乎老爷总在她面前提及,相师为三姑娘批语,她日后必定显贵,荫庇家族。

    秦氏此刻倒是庆幸,没有一力反对将三姑娘记在自己名下。

    小厮在外禀道:“夫人,时候差不多了,老爷那儿也遣人来问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